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章(1 / 2)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行于未言心悦诚服

这一章是讲君子之德。

雪公《讲要》里说,子贡问孔子如何做君子?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要先其言而行,就是行动先于语言,行之之后,语言才跟随而来,简单地讲,就是做到了再说,要言行相符,这是君子。

朱子引程颐的弟子周浮沚先生的话,“周氏曰:先行其言者,行之于未言之前。而后从之者,言之于既行之后”。周先生讲,行在言之前,没有说出来,先都已经做到了,这是先行其言。譬如,我们教人孝道,没有说出来之前,自己先做到,自己是个孝子,然后才教别人行孝,别人当然就能敬服而效仿。“而后从之”,是语言从于行之后。

我过去的博士生导师,他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他也常常跟我分享《古兰经》,他说穆罕默德往往是在教别人之前先做到。他给我讲了个小故事,说有一位老人,很喜欢吃糖,但是吃太多糖对身体没有好处,怎么劝都不听,于是别人请穆罕默德(因为他是非常有威望的人)去劝这位老人。穆罕默德说,“你给我七天时间,七天后我再跟他讲”。他这七天干什么?一粒糖都不吃。七天之后,他告诉老人,“我七天没有吃糖,感觉很好,请你也减少吃糖”。这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所以别人能服其言,对他讲的话心悦诚服,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行为,可是我们能看到,圣贤人是怎样教化众生的。

圣人之教契理契机

朱子又引范氏,宋朝大儒范祖禹,“范氏曰:子贡之患,非言之艰而行之艰,故告之以此”。《论语》里,有很多的弟子向孔子请教,孔子的回答都是契理契机的。契理是孔子讲的都是正知正见,符合真理;契机是对应这个弟子的根基,帮助这个弟子解决他的问题,修正他的毛病。子贡问孔子,如何做君子?说明子贡有志向要做一个君子,孔子就以他的切身毛病来跟他讲,而这个毛病,实际上我们反观自己,确实都有,这是一个很普遍的毛病,就是“说得多,做得少”,往往知识分子会常犯这个毛病,包括我自己在内。

朱子讲,读《论语》最重要的一个方法,是我们把自身置于其中,这句话不是孔子对他弟子讲的,是对我讲的,我直接接受圣人的教诲,这样学《论语》才有真实的受益。我读到这一章,这就是孔子直接对我讲的,指出我的毛病,讲得非常委婉,孔子是温良恭俭让,用语都是点到即止,没有那么裸,非常温和,让我们自己去思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