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1)(1 / 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实践常有新得

这一章是讲如何学习。

“温”,是温习。“故”,是已经学过的学问。“新”,是学过的而又有所新得的学问。譬如我们把已经读过的书,再加读诵、思维,就是古人讲的温书,温故;尚未读过的书,现在正在研读,以求了解书中所载的道理,这是知新。温故知新就是随时吸收新知,而又研究已得之学。新学的,必定是在已经学过的学问基础上再提升,不断地“温故而知新”,这是好学。如此好学,就可以为人师。

朱子的《集注》里讲,“温,寻绎也”,“寻绎”是回顾和研究的意思。“故者,旧所闻”,过去所闻、所学的。“新者,今所得”,现在所得的。朱子讲“温故而知新”,有他的新颖之处,他说,“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学记讥其‘不足以为人师’,正与此意互相发也”。这是由温故来发明新的意思。

“学能时习旧闻”,学了道理,能常常温习,习是温习,再深一步,习有练习、实践、落实的意思,就是把所学的,都运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待人处事接物中,这叫“学能时习旧闻”。正如“学而篇第一章”讲的,“学而时习之”,就是温故的意思,不是只记在口上,口里能讲,还要真正入心,落实到自己的行为当中,自己就有新得了。果然能够把圣贤学问落实、运用到自己的待人处事接物当中,自己才有新得。这个新得就是自己有悟处,我们真正能够实证圣贤的道理,这个圣贤的道理,不只是圣贤人的境界,我们把它也转成自己的境界了。

力行真干学有新得

学问包括信、解、行、证四个阶段。首先我们要能相信,相信圣贤人所说的是真理,然后再去理解。如果只停留在信和解上,不能叫真实学问,这就是后面讲的“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真正真实的学问是什么?自己要去行、要真干??

譬如圣贤教我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我们真正落实到自己的心行上,真干,行有所得,就是朱子讲的每有新得。“得”是自己真正证得了,信解行证,证是什么?证明了,证明圣贤所说的是真的,自己真有体验。

“则所学在我”,这个学才是实学,变成我自己真正的学问了,不是圣贤的学问,是我的学问。换句话说,我们不知不觉入圣贤之域。运用这些圣贤道理,“其应无穷”,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方方面面,我们都能运用,都能发明圣贤之道,这种人才可以称为人师,我们才可以真正做他人的老师。朱子的这个见地很难得,不是说我在读圣贤的典籍,不断地温习、不断地背诵,这叫温故;不断地又新学一些知识,这叫知新,这个讲得浅。朱子悟到,温故知新是自己真正落实了圣贤学问,然后有了新得,这个新得的体验叫知新。知新从哪来?从温故得来,也就是自己真正学了之后,去实习、去真干,这才有新得,才有知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