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违如愚深潜纯粹
颜回为什么能专注?因为他对老师百分之百地信仰、恭敬,尊师重道他是一百分。他对孔子的那种尊敬,后面的《论语》里我们能读到,真是无以复加,在他眼里,他的老师就是圣人。
颜回说,他一生去追求老师的那个境界,都达不到。可见得在他心目中对老师的景仰。尊师的人必定重道,重道的人才会尊师。古德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颜回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大的利益?因为他真正尊师重道,所以他是诸弟子中真正得孔子心传的。
朱子讲,“愚闻之师曰:颜子深潜纯粹,其于圣人体段已具。其闻夫子之言,默识心融,触处洞然,自有条理。故终日言,但见其不违如愚人而已。及退省其私,则见其日用动静语默之间,皆足以发明夫子之道,坦然由之而无疑,然后知其不愚也”。朱子听他的老师讲,颜回能做到“深潜纯粹”,他内心的涵养功深。颜回求学,心非常专注,纯粹是为了学道,没有其他杂念,所以他能够贫而乐道,箪食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这种基础已经具备了圣人的基础,他的基础好,诚敬好学,老师讲的话,他一听就能“默而识之”,把它记在心里去消化。他平时不多言,反复在思维老师讲的义理,慢慢地把它融化在内心,成为自己的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处世待人接物,立刻就能想到老师讲的教诲,对于眼前的境界洞然明白,能够很条理地分析、运用圣贤之道。因为他的内心都在做这种学问,下这个功夫,哪有时间讲废话,所以他一定是慎言。老师讲的,他完全接受,像愚人一样,愚人是他真正老实听话,做个老实人。他退居跟同学交往,处世待人接物,日用平常,动静语默之间,全都把孔子的教诲落实了,这是发明孔子之道。颜回用得非常自然,并没有造作,为什么?他完全消化吸收了,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君子慎独独叹颜回
蕅益大师在《论语点睛》里讲,“私者,人所不见之地,即慎独独字”。退而省其私,孔子观察颜回是在他独处的时候,别人看不见他。独处的时候,人家见不到,这是独;人家见得到,而他内心的起心动念人家未必知道,这也是独。
颜回都能做到慎独,起心动念都不违背孔子之道。“惟孔子具他心道眼,能于言语动静之际,窥见其私,故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退,非颜子辞退,乃孔子退而求之于接见问答之表耳。”这是讲孔子具有他心通,具有道眼,能够知道他人的起心动念,知道他人的内心深处想的是什么,圣人有这种能力。圣人的心清净,能够从人的言语动静的表相里看出他的心地。孔子看到颜回的心地,诚敬好学,所以赞叹他“其心三月不违仁”,他的心三个月都没有违背仁,所以颜子也堪称是仁者了。
“退而省其私”的退,蕅益大师有新解,不是讲颜子离开老师,辞退,而是什么?孔子退,孔子退而求之于接见问答之表耳,是孔子退回来,暗暗地观察自己的学生,看他跟人接见的时候、问答的时候有什么表相,就能够看出他的心地。颜子表里如一,所以孔子非常赞叹他,能完全落实孔子之道的,唯有他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