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2 / 2)

朱子又引范氏,范祖禹大儒的话:“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所守者至简而能御烦,所处者至静而能制动,所务者至寡而能服众。”这话也讲得很好,继续给我们分析这个道理。我们“为政以德”,用道德来修身,从而影响家、国、天下,就能做到“不动而化”,不用去向外攀求,自自然然就能教化百姓。因为百姓都看着我们,向我们学习。“不言而信”,我们说的话自然就能让大家信服,甚至不说话,完全用身教,就能有这样的信用,大家都对我们心悦诚服。“无为而成”,不用起心动念想着我该怎么样去为政,自自然然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成”,成什么?成就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是大道理。

“所守者至简”,我们所守的,守着什么?守着德,最简单的,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顾自己修德,人家自然受自己转化,“能御烦”,御是驾驭,烦是繁琐,很繁琐、很多样的事情自己都能驾驭得很好。我们讲领导人是日理万机,这是很烦人的事,果然自己能够守着至简之道,只是一味修德,《大学》里讲,“有德此有人”,就有很多能人帮自己。他们对我们真正是敬服,由衷地愿意帮助我们,因为我们是有德之人,真正能做到垂拱而治。

“所处者至静”,我们处在什么地方?处静,不是动,我们的心能够安定、能够静虑。《大学》里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我们能够“反求诸己”,认真地修德,我们的心就安静,就能“制动”,就能驾驭动荡的场面,以静制动,整个场面就能被我们定下来。这是我们的功力深厚。

“所务者至寡”,我们所做的事情很少,寡是少,根本不需要做很多事,就是自己修德,天天反省检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自己应该做的,就这一桩事。“而能服众”,大众就能服我们。

蕅益大师在《点睛》中说,“为政以德,不是以德为政,须深体此语脉。盖自正正他,皆名为政”。大师讲的这个道理很深刻。“为政以德”跟“以德为政”不一样,我们细细去品味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不同的。以德为政,这里面有起心动念,我们还想着用我们的道德去为政,现在讲的“以德治国”,这里面有没有起心动念?确实有。有就不叫无为,就不能称为无为而治。“为政以德”,这里面没有起心动念,是无为而治,注重在自己修德上,重心在德而不是为政。以德为政,他的目标还是为政;“为政以德”,他的目标是修德,以德为本,抓住这个根本。德修好了,自然政治就好了,经济也繁荣了,社会也安定了,社会国家都能和谐。我们要仔细地、深深地去体会这个“语脉”,“为政以德”。

朱子讲,对于古圣先贤的道理要“虚心涵泳”,不断地去玩味,才能品出里面的真实义。真实义是什么?蕅益大师点睛点出来了:“盖自正正他,皆名为政。”为政是什么事情?就是“自正正他”之事。孔子讲,“政者,正也”,为政就是正。正什么?既正自己,也正别人,“自正正他”。自正是根本,以自正为本,就是以修身为本,身正了,别人也自然正,“己身正,不令而从”,这就是为政,“为政以德”。

江谦先生在《补注》里讲,“为政以德,则正己而物自正。不言而民信,不动而民敬,不怒而民威于鈇钺”。为政者自己真正修德,自己正了,一切物都正。这个物包括人物和一切事物。为什么?道理很深,简单地说,自己和一切物是一不是二,自己以外没有他物,全部的物就是自己。宇宙和自己完全是一体的,所以自己正了,整个宇宙万物都正了,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无不正。我们能深体到这个道理,就知道真的应该从根本修。

到了这个境界,“不言而民信”,我们不用言教,大家都对我们信服。我们“不动”,没有任何举措,人民百姓都对我们尊敬,都能够向我们学习,他们也都正了。“不怒”,我们不发怒,“而民威于鈇钺”,人民自然不敢造罪业,不敢犯罪,这个比刑罚更有效果。

上下向德安定和谐

江谦先生讲,“又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故取譬于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也”。“上”是指上位的人,为政者。“上老老”,第一个老是动词,尊敬的意思,对老人尊敬叫“老老”。在上位的领导人能够尊敬老人,敬老爱老,百姓就能兴孝道,孝道就是敬老爱老。首先对自己的父母要孝敬,从而能够孝敬一切人,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上长长”,第一个长也是恭敬的意思,对长辈恭敬,这叫“长长”。领导人能这么做,百姓就能兴悌道,大家都能尊敬自己的兄长、长辈,从而带起敬重长辈的社会风气。现在社会有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对老人不恭敬。老人好像没用了,退休了,对社会不再带来任何利益,所以被人遗弃。如果有这样的风气,社会怎么能和谐?一个老人工作了一辈子,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到他晚年的时候,反而被人遗忘,甚至被人所嫌弃,他内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他怎么能心安?社会又怎么能安定?所以对老人我们要恭敬、敬爱。老人不是没用的人,而是我们社会的恩人,我们对老人不是遗弃而是应该报恩,这样,孝悌之风才能带起来,所以需要整个国家领导重视这一条。

“上恤孤”,“恤”是怜悯,领导人能怜悯孤儿、弱小者,人民百姓就不会行悖逆之事。真正要和谐社会,我们就要提倡敬老爱幼,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社会和谐并不难达到。所以孔子用北辰来比喻领导,“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领导者行善、修德,大众就跟着行善、修德,社会自然和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