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尔斯育儿经(最新版)-第6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8)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其他类型>西尔斯育儿经(最新版)> 第6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8)(1 / 2)

“逐渐增加曝光时间”这个原理有助于孩子克服对黑暗的恐惧。你可以和孩子在黑暗中玩捉人的游戏,开始的时候可以将房间里的灯开着,最好是电灯带有调光开关,这样你就可以逐渐地将灯光调暗。可以在傍晚的时候和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一直玩到天黑。也可以在夜里到外面的院子里去玩探险游戏,跟着一个向导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刚开始的时候,你应该和孩子手拉手地一起去院子里探险。你还应该给孩子一只手电筒,让他放在床边,这样,当房间里只开了一盏夜灯时,他可以用电筒光去照一照一堆堆可疑的衣服,看看它们是不是变成了一头“狗熊”。有时候,只要让孩子知道他有办法将黑暗变成光明,就足于让他消除内心的恐惧。或者你也可以将他房间里的灯开着,这并不会妨碍他的睡眠。在他长大了一点之后,他会开始自己去把灯关掉。

把妖怪赶出房间孩子有时会对你说:“爸爸,我房间里有只妖怪。”下面的办法能够使孩子摆脱害怕的心态、安然进入梦乡。你可以让他描述一下妖怪长得什么样子,并且告诉你妖怪在哪里。然后你就和他一起在房间里检查一遍,让他感到你在帮他分担忧虑。你应该明白,害怕妖怪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个正常阶段,妖怪实际上代表了一个可怕的世界。孩子们幼稚的恐惧感是由他们思想不成熟决定的,他们不讲道理、缺乏逻辑性,任何解释对他们都起不了什么作用。对孩子的恐惧,你可以采取一种比较有想象力的办法来回应:“在这个房间里我是爸爸,我不允许妖怪待在这里,它必须马上出去。”然后你就走到壁柜边去,假装和妖怪进行一番简短的交涉。

你对孩子作出这样的回应,是否意味着你对孩子的幼稚行为让步了呢?其实不是,你这样的回应并不是对孩子的屈从,而是表明你能够理解在孩子的眼里,幽暗、怪影憧憧的房间看起来是什么样子;你承认了确实像他害怕的那样有妖怪在房间里,并且假装把妖怪赶了出去,这样的做法就演示给他看了如何去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除了采用假装的办法来表演一番之外,父母们还能有什么办法来对付一只完全是孩子想象出来的妖怪呢!?

一旦孩子已经能够明白现实和想象之间的区别,我们就不主张再采用“把妖怪赶出去”的办法。你应该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只有在图画或者电视里才会有妖怪,它们并不是真的。即使真的有妖怪,爸爸也不会让它们到我们的家里来。”你可以画一张妖怪的图画,向你的孩子解释清楚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区别(“妖怪是假的,狮子才是真的。爸爸也不会让狮子到我们的家里来”)。由于我们夫妻俩让孩子们在婴儿期和我们睡在一起,所以在我们家,并不存在“妖怪到房间里面来了”这样的问题。一旦孩子们在夜里已经能够足够地放宽心、可以和我们分开睡觉之后,他们就度过了被自己想象所摆布的阶段。即使你的孩子已经能够在自己的房间里睡觉,爸爸或妈妈每天和他一起躺下来,陪着他入睡也会让他感到温馨、愉快,直到他长大到喜欢自己一个人入睡为止。

你可以尝试帮助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去想象另外的一幅画面:“在你梦见可怕的东西或者担心出现什么可怕的东西的时候,你就去想象在你的床尾有一列火车。一旦你感到害怕,你可以在任何时候跳上这列火车,爸爸、妈妈将在火车上与你会合在一起,你会乘着火车和爸爸妈妈去兜风,然后火车又会开回来,停在你的床尾。你下了火车,重新爬到床上去,那时候你会感到很累,一上床就会马上睡着。”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孩子,你向他解释妖怪并不是真的,这并不能打消他的恐惧;你认为他真是愚蠢、把妖怪当真了,反而会使他感受到威胁,因此你应该采取上述的办法,为他提供另一种想象去替代他的恐惧。让孩子在夜间免遭恐惧的最好办法是采用良好的夜间养育方式去防止恐惧的出现,帮助孩子去体会睡眠是一种很愉快的状态、身处在沉睡状态当中并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孩子会不会觉得恐惧很好玩在学龄前儿童当中,对幻想出来的各种角色充满恐惧是一种普遍现象。只要孩子最喜爱的幻想中的那些“恐怖”形象并没有使他夜里睡不着,没有在学校里使他感到焦虑,没有使他变得总是胆小怕事,那么你就让孩子去体验幻想的乐趣好了,而且你还应该和孩子一起去分享幻想的快乐。但是,如果这些幻想中的恐怖形象妨碍了孩子的情感成长,那你就应该帮助孩子分辨清楚什么是虚幻的、什么是真实的。6岁以下的孩子往往难以将虚幻和真实区分开来。

你应该将各种恐怖形象从孩子的环境中排除出去。要关掉恐怖的电视节目和恐怖录像片,甚至你还应该进一步限制学龄前的儿童只能观看经过严格挑选的节目。对那些为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和成年人创作的电影和卡通片(例如《蝙蝠侠》)要千万小心,别让年幼的孩子们观看。你要帮助孩子分清真实角色和虚构形象之间的区别。应该告诉他们卡通片和电影是怎样拍摄出来的,可以用木偶来表演给他们看。

你还应该千万注意不要把自己的恐惧感传递给孩子。举例来说,你那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爬到了橱柜上面。如果你马上就大叫:“你会摔下来的!”或者“太危险了!”向他发出可怕的信息的话,他可能真的会摔下来。害怕实际上会使危险的局面更加危险。最好的办法是冷静地走到孩子的身边去帮助他。

西尔斯经典链接:恐惧可能是一种线索

孩子的恐惧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是帮助你去探明孩子真正在担忧些什么的线索。我曾经为一对夫妻和他们7岁大的儿子就孩子害怕上学这个问题提供过咨询。事情的真相是孩子并不害怕去上学,而是害怕离开家门。在他的同学当中,最近有许多人的父母离婚了。他害怕如果他离开了家门,回来的时候说不定就会发现父母中的一个不见了。

离婚后对孩子的养育

离婚会使养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显露出来。如果父母离了婚,孩子们常常会责怪自己,并且对父母心生怨恨。在发生离婚这样的家庭巨变之后,孩子们的行为和个性往往表现出180°的逆转。正当父母忙着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并且为逝去的一切悲伤不已的时候,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又使他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这时候,他们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方面往往显得能力不足。在父母离婚后,尽管有时孩子的行为确实会有所进步(尤其是对于在离婚前存在家庭暴力的情形而言),但是孩子的行为通常都会变得糟糕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