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应该在孩子的周围塑造起让他更为讨人喜欢的环境框架,这能够改变你对孩子的看法。一个在天性上不易得到满足的孩子的母亲告诉我们:“一旦我在他的周围营造起有积极意义的环境,并且不再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他的那些缺点上,我们就能相处得相当好。”你应该给孩子贴上正面的标签,比如“充满朝气”、“活泼有趣”、“令人鼓舞”、“富有同情心”、“坚决果断”,以及“敏感体贴”等等。以我们的经验来看,对于那些“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孩子,只要给予依附性的养育并且构造起积极的框架,他们就完全有资格得到上面的那些赞誉。
对于那些要求难以得到满足的孩子,你需要采用本书中介绍的大多数养育方法,他们与别的孩子比起来,需要你采用更多的不同方法来进行管教。
保持和孩子的亲密关系请你重新读一读本书的第二章中有关建立并保持与孩子的亲密关系的有关内容。要求难以得到满足的孩子不愿意听从大人的指导,这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往往会反过来把大人的指导看做是一种挑战。养育孩子的目的就在于帮助这些孩子自觉自愿地为了自己、为了父母而服从大人的指导。与父母关系亲密的孩子想要让父母感到高兴,这样的孩子如果受到了依附性养育的话,往往会相当地听话;要是得不到依附性的养育,孩子根本没有理由与父母亲密地相处。
淡化孩子的缺点,突出积极的一面你应该明确地弄清楚在孩子的个性当中存在着哪些行为问题、哪些粗糙的棱角需要你去加以平整、打磨。然而,如果你把关注的焦点都放在孩子的缺点上的话,那就很可能使孩子本来已经够糟糕的行为表现进一步恶化。在帮助孩子克服自身缺点的同时,你也应该肯定孩子身上的优点。你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促进他个性中的那些讨人喜欢的优点,而不要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对他身上毛病的批评上。在本性上难以得到满足的孩子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当中消极因素的影响,消极的氛围会进一步加剧他们本来就已经消极的态度。他们需要生活在积极、肯定的气氛当中,需要听到“很好”、“真棒”、“谢谢”、“干得好”、“好极了”等鼓励、赞扬的话。
要始终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天性难以满足的孩子,成天用“不行”来打发他是相当容易的。但是,你这么做的话,孩子会染上父母的那种消极态度,要么会意气消沉,要么会加剧行为中的那些毛病。对自己的孩子抱有消极心态的父母往往会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从而使孩子的行为相应地越发消极起来。这也就是说,你要是总是把孩子称做为“坏女孩”的话,那么你的这个预言就真的会应验。
不要把事情搞得更加糟糕在天性上难以得到满足的孩子常常会习惯于被贴上一些负面的标签,习惯于被大人从孩子们中单独地挑出来进行惩罚。用不了多久,这种“特殊性”会成为他们的招牌。这样的状况根本不能改善他们的行为,反而有可能使他们的行为更加糟糕。传统的行为纠正办法,比如罚孩子暂停、取消孩子的某些特权等等,往往难以奏效。
驱散孩子心中的愤怒唠叨、叫喊和申斥只会加剧高需求孩子的对立行为;虐待性的惩罚,尤其是打屁股,会使孩子心生愤怒,从而使孩子的要求更难得到满足。举例来说,如果你要求在天性上难以得到满足的孩子去打扫自己的房间,他会认为这是对他的挑战。你越是惩罚他,他就会越是固执己见,拒绝与你合作。最终你将输掉这场角逐,因此你千万不要去挑起它。一旦本性上难以得到满足的孩子长时间地持续愤怒的话,那你就面临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对孩子进行养育不仅要着眼于防止孩子产生过多的愤怒,而且还应该着眼于帮助孩子学会采用各种方法去消除自己内心的消极情感。
让孩子把过多的精力消耗掉天性上难以得到满足的孩子需要在体育活动或者其他的体力活动中将他们的额外精力以及强烈情感释放出来。你应该为他们提供许多进行体育活动的机会,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让他们进行户外活动。应该鼓励他们把精力投入到跑步或骑自行车当中去。如果是在室内,你可以放上一些活泼的音乐,让大家都一起来跳舞和唱歌。
帮助孩子获得成功你应该去发现孩子有什么天赋以及有什么样的渴求,要帮助他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比如演奏乐器、从事某项体育运动,或者在艺术和工艺方面培养起创造能力。同时,要注意千万不要将孩子置于他无法应对的境地当中。如果孩子还不能适应在餐馆嘈杂的环境中用餐,那就干脆等到下一年再去餐馆。
使自己更加宽容在天性上不容易得到满足的孩子常常做出让人感到讨厌的行为,从而引发父母的怒火。他们就好像总是瞅准了你最脆弱的部位和时机来让你受到打击。因此,你必须总是提早一步作好预防。如果你的孩子等着在你打电话的时候来一个劲地烦你,那你就应该在孩子不在身边的时候才打电话。你应该巧妙地避开可能发生的冲突。一天晚上,在童子军的会议上,我听到一群妈妈在讨论如何避免被意志坚强的孩子们折磨得筋疲力尽,一位妈妈这么说:“我把童子军的座右铭‘时刻准备着’修改成了‘时刻要随机应变’。”
西尔斯经典链接:针对不同的性情采取不同的养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