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快到3岁的时候,脾气发作会大为减少,因为此时他已经掌握了表达自己情感的语言能力,而且他正忙于在个性化之外其他领域的发展(例如,他的想象力正在蓬勃发展,并且有了更多的恐惧,因此他需要“巨人”来保护他的安全)。脾气发作在4岁的时候又会重新出现,而且伴随着一个令人惊讶的倾向。4岁的孩子比以前更聪明、更强壮、声音更响亮,对控制父母的各种情绪更为在行。这时的孩子意识到他在家庭里已经有了自己的影响力,这对某些父母会具有威胁性。千万不要采用过激的反应来压制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这一点十分重要。
给予明确的教导你应该把你的期待明确地告诉孩子。你对他的教导必须是建设性的、明确具体的:“我希望你在奶奶家里要有礼貌。我们可以把你的那些新书带给她看,也许她会念一本给你听。吃过午饭我们就回家。”这样对孩子说,就比说“我不能容忍你发脾气,我希望你表现得好一点”意义明确得多。在孩子发脾气时,你没法和他讲道理,但在脾气发作之前你是可以和他讲道理的。
你应该让孩子用其他的方式来宣泄情感上的过重负担,而不是通过发脾气。你要帮助他正确运用自己的身体——为他安排大量的机会来进行大运动量的活动和户外游戏(比如,让他在一张旧的床垫上或者一张小型蹦床上跳上一整天)。可以放一些欢快的音乐让他去跳舞,也可以和他进行跳跃比赛。你应该鼓励他把自己发脾气时的感受在一块写字板上画出来。在脾气平息过后,要他把自己的感受“画成愤怒的图画”。在你生气的时候,你自己也可以这么做,并且谈论一下你正在做的事情:“我在画一些愤怒的线条和愤怒的表情!”这种做法真正能够起到的作用是,它让你的孩子看到你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气发作。在你生气的时候,你可以尝试脸朝下趴在床上去踢打你的床,或者可以说“我们要去进行一次‘生气时的散步’,赶快上你的婴儿车去”。有了孩子会促使大人去反省他们自己在情感上是否成熟。我们都曾或多或少地发过脾气,所以不必不好意思承认。即使是对于你自己,也有许多你乐于看到的变化在你身上发生,让你做更为冷静的父母。
西尔斯经典语录
正常的脾气发作源自于孩子的成长和他的性情,并不是由于你的养育不当造成的,因此你不必自责。
消除不良行为的最佳途径是对良好的行为加以鼓励。这个原则也适用于防止孩子发脾气。你应该消除那些引起孩子情绪烦躁的条件,鼓励对情绪稳定具有增进作用的各种因素。
依附性养育的一个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使你能够轻松自如地应对孩子的大发脾气。
千万不要火上浇油不要让你的孩子把发脾气当做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如果他知道当你们走到够得着超市付款台上的糖果的地方时,只要他一发脾气,为了使他安静下来你就不得不向他屈服的话,那么他就会做好准备,等你一靠近柜台他马上就开始发作。下次,在你们进入他要发脾气的那个高度危险区之前,你应该对他解释说:“我们不是来买糖果的,你闹也没有用。你可以帮妈妈把买的东西放到柜台上。记不记得?我们是来买家里吃的冰冻酸乳酪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们,在私人场合和在公众场合,她分别用不同的办法来处理孩子失控的脾气发作。在私人场合,她对孩子的脾气会十分的不耐烦,因此孩子不久就会停下来。在公众场合,她会严厉地对孩子说“你可别让我没面子”——孩子会认为她说得对。
西尔斯经典链接:大声尖叫
孩子发脾气时最让父母头疼(并使他们屈服或生气)的是孩子的大声尖叫。这里关键的一点是千万不要为孩子的尖叫所触怒,它只不过是孩子激动情感的一种口头表达。如果孩子的大声尖叫使你屈服于他,那么大声尖叫很快就会变成他用来控制你的工具。我们在家里定下了一条规矩:“你们只能在草地上大声尖叫。”一个朋友带她的孩子去到外面,然后示范给他看,教他怎样“在草地上大声尖叫”。妈妈“在草地上大声尖叫”给这个孩子留下了长久的印象。
在夜晚,父母对孩子的大声尖叫特别脆弱,感到没有力量去对付(例如,你2岁大的孩子已经吃了两次奶还要吃,你决定让爸爸把他抱过去)。我们告诉父母们不必去阻止孩子的大声尖叫,不用担心他叫坏了嗓子。既然他选择了尖叫,那么他也能选择闭嘴。他自己会想出办法来停止尖叫。
不予理睬孩子发起了脾气,你到底是去面对他,还是不予理睬,这取决于你认为发脾气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判断孩子闹一通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那就不用去理他。如果你打算对他的发脾气不予理睬并且要走开,你应该让孩子知道你并不是不管他了:“埃里克,你肯定是真的生气了。你冷静下来后,我会来帮你。”然后你就走开,但不要走得太远,让孩子自己去恢复平静。如果对孩子大叫“闭嘴”,或者大声呵斥他,那都会把与孩子沟通的大门关闭起来,更增添了他的怒火。
在孩子发脾气时,你要是不采取走开的办法的话,你可以试一下家庭大本营的办法。你要待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一直忙着做事情,比如说读一本书。千万别去理睬他的发脾气,也不要和他吵。如果孩子的脾气发作扰乱了你的内心和谐,或者孩子要对你动手动脚,那你就必须赶紧走开。请你记住,孩子的发脾气一旦能吸引观众的话,就会继续下去。观众的热烈反应会使孩子的脾气再来一次。有时候可以告诉孩子:“当你准备平静下来好好说话的时候,我再到这儿来。”这足以激发孩子去改变自己的性情。
当一个2岁的孩子失去控制的时候,你可以在身体上制服他,但对于4岁或更大一点的孩子你就不能这么做,他已经长大到可以和你对抗了。你可能很想把他锁进他的房间,但是更为安全的做法是你把自己锁进你的房间,直到他能够平静下来。如果你气愤得想打孩子的话,无论如何你都得让自己离开正在发脾气的孩子。有些妈妈把孩子关到他自己的房间里面,结果发现孩子弄坏了屋里的东西。如果他弄坏的是玩具,请你记住,那是他的玩具,你别再去买新的给他。如果他损坏的是房间里的东西(比如打碎了窗户、弄坏了墙壁等等),当这样的事第一次发生的时候,他自己都会对愤怒时的狂暴感到吃惊。这种行为实在吓人,因此孩子很可能不会再去重复它。你应该要求他偿还你为修理所付出的费用。如果这种破坏性的行为又再次发生,你就需要请专家来帮助你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他的心里有着太多的怒气。一次脾气的突然爆发可以成为你对孩子的内心进行深入探究的线索,在孩子的身上很可能存在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