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依附性养育我们注意到,那些经常被父母带在身边的婴儿,以及发出的各种暗示得到了敏感回应的婴儿,他们更快乐,不太容易发脾气,并且能够驾驭情绪烦躁的波动起伏,不让它强烈地爆发出来。由于他们的行为发自一种内心的平和,因而就不太会做出冲动的行为或者大发脾气。然而,那些在养育中很少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们往往不能从情感的狂风暴雨中恢复平静。依附性养育的父母能很好地读懂他们的孩子,因此他们会本能地创造各种条件,使孩子尽量不大发脾气。你应该尽可能多地、尽可能频繁地采用依附性的、满怀亲情的养育方式。依附性养育的一个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使你能够轻松自如地应对孩子的大发脾气。
确定发脾气的起因孩子的勃然大怒经常会发生在对父母来说最不方便的时候:你正在打着电话;正在超市购物;或者正在忙于处理自己的事务。你可以做一个孩子发脾气的日记,记录孩子发火的原因是什么。他是厌烦了、累了、病了,还是饿了、受了过度的刺激?你可以准备一张孩子的行为表。制作这张表格将有助于你分析自己对孩子的了解和观察它也能帮助你创造一些条件来鼓励孩子做出平和的行为。你可能会发现,在孩子午睡或上床睡觉之前,或者在父母正忙着做晚饭的时候,脾气爆发最有可能发生。如果整个上午你都在朋友家玩,那么你回到家的时候,孩子就很可能会大发脾气。这个行为表可能会反映出,在父母做饭的时候如果允许孩子来帮忙并且来尝一尝饭菜的话,孩子会有良好的表现。你应该从孩子童年经历的这些一点一滴当中进行学习,这样你就不会重蹈覆辙。如果你发现防止孩子发脾气的某个办法很管用,那下次就应该采用这个办法。
即使你做了最大的努力,孩子的脾气还是会时不时地爆发出来,你应该试着尽早去驱散它们,并且要了解处于学步期的孩子发脾气的征兆——预示着“风暴”即将来临的身体语言。我们的劳琳非常急躁,一点挫折就能够引起她大发雷霆。一次,她要把卡在了沙发底下的玩具拿出来,我们站在一旁看着她,她一边用力地拉玩具,嘴里还一边嘟嘟囔囔地发着牢骚,脸涨得通红。在她自己劳而无功地拉了一两次玩具之后,我们就早早地介入到了她的努力中。一旦她开始这样嘟嘟囔囔地发牢骚,她就不会再有正常的思考。我们的其他孩子在那个年纪都有比较好的耐心,如果他们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站在后面旁观,让他们有更长的时间去自己设法解决困难。在养育容易发脾气的孩子的过程中,你必须学会掌握好平衡,弄清楚什么时候应该站到一边让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难,什么时候要介入进去。
然而,千万要注意,决不能把你的孩子保护得不遭受一丁点的挫折。父母很可能会十分周到地安排性情温和的孩子的生活,以至于他受不到一定的、有利于他成长的挫折。这样,他就将进入到下一个阶段,丝毫不懂得怎样去对自己说“不”,也不懂得怎样去面对挫折。一个孩子如果没有遇到过一些问题的话,那他永远都不会知道怎样去解决问题。
了解你自己有些学步期孩子的行为常常会打开父母怒火的开关,而有些父母的怒火开关又十分的敏感。如果容易发脾气的孩子遇着了性子急躁的父母,那么很可能爆发严重的冲突。你应该确定孩子的哪些行为容易让你生气,这样你就能知道什么时候该赶快采取措施,使你和孩子免受相互之间的伤害。你应该评价一下自己会怎样对孩子作出反应。如果你自己都常常失控地大发脾气,那就应该寻求专家的帮助,以关闭你的怒火开关。
当孩子“火山爆发”的时候该做些什么
即使你尽了最大努力来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情,并且在家里营造氛围来防止孩子发脾气,孩子有时还是会脾气发作。你千万不要为此而恼怒。正常的脾气发作源自于孩子的成长和他的性情,并不是由于你的养育不当造成的。下面列举了当孩子这座小火山在自己家里、在公共场所或者在祖母家里爆发时,你应该如何来应付。
发脾气是受到挫折所造成的(你学步期的孩子正在尝试一项很复杂的“工程项目”,当出现差错时,他会大叫大嚷),所以千万不能忽视他对于帮助的需要。你应该把孩子的脾气爆发当成你与他亲密联系的良机:通过帮助孩子摆脱困境,你就在他的心里确立了权威和信赖。你要伸出手来帮助他,给他以安慰、对他说“没关系”,并且要把他的努力引导到整个任务中比较容易做的部分上去(举例来说,你先把袜子在脚上套上一半,然后再让他把袜子拉上去)。
西尔斯经典链接:说出孩子的心思
作为和孩子亲情依附的父母,你通常都会知道你的孩子在想些什么。当你看到孩子开始发脾气时,你应该用语言把它讲出来。当正在发作(或者将要发作)的孩子听到他此时的情感从你的口中说了出来时,会异常迅速地平静下来。举例来说,你的孩子想马上得到一样东西(比如讲故事,别人的玩具,到外面去走一走……),在等待过程中脾气突然发作的时候,你平静地对他说:“等起来确实很难。你希望我们现在马上来讲故事(或者得到这个玩具、到外面去)。”听到情感用语言表达了出来,这是你的孩子学习用言辞表达自己情感的最好方式。
有时候孩子们只是需要宣泄一下被压抑的情感。你可以帮孩子说出他自己还不懂得表达的心情:“妈妈不让你再吃糖,你很生气。”在另一些时候,当孩子们已经失控时,他们很想要一个高大、充满智慧的人来亲切地抱着他们、安全可靠地监管他们。你可以尝试对他说:“你生气了,我来抱抱你,直到你能够控制自己,因为我爱你。”要不了多久,孩子的脾气就会平息下来,你会感到身体拼命扭摆着的孩子像融化了一样乖乖地靠在你怀里,似乎在感激你把他从他自己造成的麻烦中解救了出来。
你应该在孩子发脾气的过程中摸索你解决它的办法,要避免强迫性的制止。如果在孩子发脾气时你把他抱住会让他更为暴躁、脾气发作得更加厉害的话,那就松开你的手,别再抱住他。你的孩子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愤怒。
对于2岁以下的容易发脾气的孩子,差不多每次发脾气的时候你都需要用把他抱住的方法来对付他。他还不会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你有力的臂膀在适当的位置把他抱住,这实际上给了他一个信息:由于他已经失去了控制,因此你参与进来帮助他去把握好自己。你的话他可能听得进去,也可能听不进去,但你都应该在他的耳边轻柔地说一些让他安心的话,比如“妈妈在这儿,我会帮你的。告诉我你想要什么?”等等。如果你不能好好地控制他,而且他确实弄伤了你,那就平静地把他放下来,让他待在你的旁边,你尽可能地靠近他,又不要让他伤着你。什么时候要把孩子抱住,什么时候只需旁观,这要根据孩子每一次发脾气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暂停孩子的脾气发作如果对孩子的发脾气不予理睬或者进行安抚都没有效果,你就应该带孩子离开引起他脾气发作的环境,并且要求他暂停。举例来说,假如你的孩子在超市里发起了脾气,你应该平静地把他抱起来,退到一个角落里,或者走向你的汽车。
如果孩子在奶奶家里发起了脾气(这通常让父母感到最为难堪,因为有他们自己的父母和配偶的父母在场时,他们感到自己被最挑剔的眼光审视着),那么你最好事先和奶奶沟通好、让她分享你对付孩子发脾气的策略,这样奶奶就不会去破坏你对孩子的管教,而且也可以让她知道你是真正在为她的孙子负责,让她可以在一旁休息、看着你管教孩子。你这样的做法很可能和她做年轻妈妈时的做法非常相似,也可能根本不一样。但是无论如何,如果她对你说:“他就像他爸爸。我也经历过许多这样的日子,我们俩都熬过来了。”或者诸如此类的话,都会对你看问题的观点有所启发。听了这样的话之后,你们可以一起放声大笑,而你也可以从在场的人那里听取一些明智的意见。
应付和预防稍大一点孩子的脾气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