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性养育使孩子的行为更有规律为了更好地了解依附性养育如何使婴儿的行为变得有规律,我们来设想将孩子的孕育期延长到18个月——9个月是在子宫里,另外9个月是在子宫外面。子宫里的环境自动地调节了宝宝的生理系统,但孩子的出生使这种调节、组织作用暂时地被破坏了。依附性养育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温暖、敏感的外部调节环境,它替代了子宫所起的作用。当妈妈怀抱着她的宝宝时,她行走的节律是宝宝在子宫里的时候就已经十分熟悉了的,因而起到了让宝宝安静的作用。当宝宝紧紧地贴在妈妈的胸口时,她的心跳能让宝宝想起子宫里的声音。当宝宝包在三角吊带中挂在爸爸或妈妈的胸前,他感觉到了他们有节奏的呼吸。把他抱在怀里、让他感到温暖,这能使他安静,并且能帮助他控制自己的生理反应。这种高度接触的养育方式强调让宝宝安乐、舒适,因而对宝宝被打乱的生理节律具有调节作用。宝宝会有明确的归宿感,他对食物、温暖、舒适和逗乐的需求都能得到可预期的回应,这就使得依附性养育的宝宝具有良好的生理机能。
依附性养育促使宝宝保持安静的警觉许多研究和我们自己的经验都表明,依附性养育的宝宝较少哭闹。那么他们在空闲的时候都做些什么呢?他们在安静的警觉状态中度过大部分的时间。在清醒的时候,宝宝要做出许多类型的行为:啼哭、打瞌睡、警觉不安或者安静地警觉。在安静的警觉状态,宝宝对周围环境的注意程度最高。由于很少焦躁不安和苦恼,他们保存了自己的精力,把它用在交流上,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大人更喜欢与他们在一起,同时也促使宝宝更长久地保持安静的警觉。
西尔斯经典链接:尽量少用玩具来哄宝宝
哄宝宝、让宝宝安静下来,这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我们会用摇床、唱催眠曲的泰德熊、电池驱动的小秋千和不倒翁等东西来哄宝宝。为了让照料宝宝变得容易一些,劳累的父母们往往会抓过这些人造的玩意儿来逗宝宝玩。当父母需要走开一会儿的时候,偶尔可以用这些东西作为替代品来哄宝宝。但是,经常性地使用这些人造的替代品会破坏你对孩子的养育。在带孩子带得很吃力的时候,你应该使用自身的才智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耐心和自信心——所有这些都是你养育孩子所必需的。如果你过度地使用那些人造的替代品,那么你的宝宝很有可能就学会了从物质中寻求安慰,而与人在一起反而会感到不舒服。当你流连于婴儿用品商店的时候,且慢拿出你的信用卡来付账。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过多地依赖那些人造的替代物会让你在以后感到失望,你会认识到没有任何代用品可以帮助你养育、管教自己的孩子。
依附性养育增进了信任照料孩子是对孩子进行管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需要知道他们不仅仅依靠父母来满足他们的要求,而且还依靠父母来帮助他们保持正确的行为轨道。对孩子的权威是管教他们所不可或缺的,而权威必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要让宝宝相信你能够带给他安全,这一点至关重要。依附性养育的宝宝会学着去信任与他十分亲近的人。当宝宝能够相信妈妈会满足他的需求时,他将期待妈妈对他的行为作出帮助。
依附性养育增强了孩子的独立性如果你对依附性养育是否会使你的孩子缠住你不放和具有依赖性感到疑惑,那么你完全不必担心。依附性养育实际上有利于形成依赖性和独立性之间的良好平衡。与父母亲近的孩子相信他的父母能够帮助他具有安全感,因此他更有可能安然地探索周围的环境。实际上,研究已经表明:与妈妈感情安全可靠的学步期孩子和那些与父母的亲密程度较低的孩子相比,在游戏中往往更具有独立性,也更能够适应新的游戏环境。
西尔斯经典链接:与父母感情亲密的孩子不易发生不测事件
与父母感情挚深的孩子在不熟悉的环境中具有比较好的表现,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很好的了解。用父母们的话来说,这些孩子一般不会“做傻事”。父母的依附性养育所起到的组织、调节作用有助于这些孩子约束自己的冲动。即使是天性冲动的孩子,只要他们与主要的照料者感情挚深,也往往会少惹麻烦。思维有条理、富有正义感的孩子在犯傻之前往往会仔细考虑过去的成功经验,这可能是由于与父母感情亲密的孩子内心没有怒气的缘故。愤怒会增加冲动的危险,使孩子面对一些小事也不能克制自己,往往冲动地一头陷入到麻烦当中。从根本上来说,与父母感情挚深的孩子更小心谨慎。同样,与孩子感情挚深的父母也自然地对孩子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更警觉、更敏感,当孩子步入没有保护的新环境时,他们会紧紧地跟在孩子的后面,随时准备给他以帮助。
1~2岁之间的婴儿会完善他的一种被称为“人物保持力”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在脑海里再造了一个人物的形象,即使这个人不在眼前。与照料者之间有着稳固感情的宝宝会把照料者在他脑海里的形象带到他不熟悉的场合。即使妈妈人并没有在那儿,在宝宝的心里妈妈就在那儿,这就给了孩子进一步的信心去探索周围的环境。依附性养育帮助孩子在脑海里建立起了亲切的、可依靠的形象,从而能让孩子感到自信和能干。如果在孩子能够保持脑海形象之前就强迫他独立,那么他会焦虑不安,并且会十分缠人,或者表现得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许多本该用于探索新环境的精力都被用在了对付这些不良的感觉上。
西尔斯经典链接: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孩子会出现很多问题
假定父母由于担心宠坏了自己的孩子或自己被孩子所左右而不对孩子的啼哭作出回应,因而形成了疏远的、缺乏交流的亲子关系,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呢?宝宝要么哭得更响、更尖利,好让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要么停止啼哭,放弃自己的需求。不管发生的是这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宝宝都会从中发现他周围的照料环境是不敏感的。由于他发出的信号都得不到回应,最终他就学会了不再发出信号。他会意识到他的生活中缺乏某些东西,因而内心充满愤怒,产生出对别人的敌意,性情变得孤僻难处。如果发生的是第一种情况,宝宝会让你觉得很烦人,父母会想方设法地躲避他。而如果发生的是第二种情况,宝宝就难以亲近,因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就会相当淡漠。发生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孩子变得很难管教。他会逐渐建立起这样的观念:给他带来安全和保护的只有他自己。如果一个孩子在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可信赖的观念中成长,那么他与父母间的关系就会产生许多问题。由于缺乏亲情的父母强迫自己不对宝宝发出的信号作出本能的反应,因此他们就会变得对孩子不敏感,并且会逐渐对自己的养育技巧失去信心,这是产生养育问题的另一个根本原因。
对于这样的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孩子,你通过他的表情就能辨别出来,或者你通过他脸上的冷漠就能辨别出他。这样的孩子不会主动地与别人进行目光交流,不像与父母感情融洽的孩子那样给别人以亲切的感觉。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通常听到的描述是:“他看起来很失落。”你也可以通过一个宝宝呆板、执拗的行为表现来判断他是一个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孩子,尽管他的肩膀还很稚嫩,但看起来却像他坐的婴儿椅那样硬邦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