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述生理上的好处之外,共享睡眠还有许多情感上的益处。母子睡在一起让宝宝很少会感到不安,他们会像在白天一样感到自信。父母与宝宝的联系在夜晚还在继续着,与父母共享睡眠的宝宝得到了这样的信息:夜里和白天一样我是父母的宝贝,所以他们要我睡在身边,我一整天都属于他们。对于一个回应宝宝发出的信号、为宝宝哺乳、把宝宝“穿”在身上的母亲来说,与宝宝一起睡觉很自然地就成了她整个亲子情感的一部分。我们的养女黛安是一个对孩子十分亲切的新手妈妈,她说过:“我不能想象我和莉莉分开睡觉,夜晚是我们不受打扰地相处的特殊时间。”
抱在你的臂膀上,依偎在你怀里,睡在你的床上,所有这些时间在一个成长的孩子的生命中只是短暂一瞬,但是通过这些传递给他的爱和安全感将长伴他的一生。
6.做孩子的帮助者
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他都需要有对他来说意义重要的人去关心他,这些人是孩子的帮助者,帮助他学习如何在这个世界上为人处事。帮助者就好像是一个顾问,一个可信赖的、能够为孩子提供情感上补给的权威,一个既帮助孩子发展他的各种技巧,又帮助孩子以自足的态度去充分利用周围资源的可依靠对象。帮助者并不告诉孩子去做什么,他们帮助孩子自己学习该去做什么。他们不会给孩子下命令,而是从孩子身上获得线索,把他们对孩子的期望编织在孩子自己的意愿之中。孩子说:“我要自己做这件事。”帮助者会对他说:“行,你能做得到!”帮助者会留心等待进行教育的时机,并对这些时机加以很好的利用。在我们的实践中,一个睿智的管教者这样向我们描述他扮演的帮助者角色:我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从生活的经验教训中拾取那些他自己体会不到的有用东西。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起到了帮助者的作用。你把宝宝抱在胸前,让你可以方便地喂他。你会把童车的椅子稳稳地扶住以保持宝宝的平衡,安全地到外面兜风。你会为孩子安排一些小孩子用的家具、器皿和杯子,使孩子能够方便地吃点心。帮助者为孩子构筑了合适的环境,因而孩子不必浪费精力,他帮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任务上。
在孩子和帮助者之间需要建立起相互信任,他们是相互依赖的。孩子依赖帮助者为他提供便利,而帮助者对孩子的需求很敏感,能够从孩子身上知道孩子的需求是什么,并且能够填补孩子遗漏的环节,以帮助孩子完成整个工作。帮助者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对孩子的需求作出预计,从而让孩子能够顺利地成长。把你自己看做是帮助者,这能够让你无须去围着孩子转,避免把孩子淹没在过度的保护当中。有时,必要的袖手旁观能够帮助你和孩子协调出适当程度的自立。当你的孩子正在经历一个健康的自立阶段时,你不能对他放手不管,但必须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果孩子缺乏帮助者,那么孩子的教育就会发生许多可以预料的问题。一个被迫自行其是的孩子会变得具有挫败感,同时丧失信心。我对试图不要父母或其他帮助者帮忙而自己独立行事的孩子作过观察:这样的孩子看起来怒气冲冲,他好像感觉到自己失去了得到他所需要的帮助的机会。他的出路要么是从不自信中摆脱出来,要么是让自己足够引人注目以获得帮助(如果他天生具有固执个性的话)。不管他在这两种方式中采取哪一种,他的情感和智力发展都被减弱了。我注意到,对于与父母感情亲密的孩子和他们的起帮助者作用的父母来说,一个主要的特点是这些孩子懂得如何利用大人的资源给他带来便利,而这些父母懂得如何对孩子的要求作出适当的回应。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在头两年时间里,母亲是主要的帮助者,此后随着父亲帮助孩子走出“只有妈妈”的情景,帮助者逐渐变成了父母两个人。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他们会求助于其他的帮助者:祖父母、老师、教练、童子军队长,等等。父母的责任是对所有这些人在孩子生活中的重要性加以监督。
宝宝需要帮助
依附性养育如何使管教孩子变得容易起来
你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过那些依附性养育手段可以用来作为对孩子的管教,但它们确实就是管教孩子的有效途径。依附性养育往往会使你的孩子将来对心理疾病具有免疫力。本节讲述了依附性养育通过许多不同的途径来改善孩子的行为和孩子体验生活的方式。
吉娜是一个爱子情深的三个孩子的母亲,她告诉我们:“了解我的孩子们让我在他们当中很有威望。”对孩子的了解就好像是一种第六感觉,让你能够对各种情况作出预测和控制,从而使你的孩子避免遇到麻烦。我们的养女黛安向我们描述了她采用这种养育方式得到的经验:“我在莉莉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对她有深深的了解,依附性养育让我能够设身处地为她着想,我总是去猜想她要我为她做什么。”
依附性养育促进相互间的敏感6岁的时候,马修常常会带着恳求跑到我的身边说:“爸爸,我想我知道该怎么做,但是……”由于我们之间有着很高程度的互相敏感和互相信任,他知道什么时候我会作肯定的回答,什么时候会作否定的回答。他是在试探我,实际上他知道我的回答是什么。关系亲密的父母和孩子能够十分容易地交流彼此的感觉。只要你与孩子亲近,你就能够读懂他的肢体语言,能够正确地引导他的行为,你的孩子也将能够读懂你对他的期待,努力地让你感到高兴。正如一个与孩子亲密的大人所说的:“通常我只要失望地看着他,他就会停止调皮捣蛋。”
依附性养育造就了关怀他人的公民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将军(1991年海湾战争美军“沙漠风暴”行动总指挥——译者注)曾说过:“不会哭的男人让我感到害怕。”世界上的种种问题很大一部分都源自于一群人根本不顾及另一群人的需要和权利。参与我的研究的一位母亲曾组织了一群依附性养育的妈妈进行座谈,她邀请一位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给大家讲述自己的经历。在解释了敏感的父母养育给社会带来的好处之后,这位幸存者总结说:“因为有了像你们的孩子那样的一代新人,这样的悲剧将永远不会再发生。”
西尔斯经典链接:妈妈敏感力的练习
由于受到了所谓的“专家”们的误导,有些妈妈必须先“擦除”头脑中“已经写入的程序”,然后才能对宝宝作出自然的回应。这样的妈妈可以来试一试下面的练习:当自己或者别人的宝宝哭起来的时候,你自己体察一下浮上脑海的第一个感觉。正常的情况下,你会感到不安。你是否感到不安了呢?这种正常的不安有没有难以抗拒地促使你亲切地抱起孩子、给他以爱抚呢?宝宝的哭声也有可能引起的只是麻木不仁的反应:“我可不想让这小家伙来控制我。”如果你的回应并不是急切地去照料他,那么你与孩子之间将很有可能形成令人失望的养育关系,因而你就有必要更多地了解小宝宝们的需求,重新考虑你如何扮演父母的角色。
一位到我办公室来做产前咨询的母亲担心她自己不会是一个好妈妈。我问她听到婴儿啼哭时会有什么感觉,她回答说:“我决不会让孩子去哭而袖手不管,我会赶紧过去把他抱起来。看到别的妈妈对宝宝的哭声置之不理,我会感到不安。”我肯定地告诉这位女士,她在很大程度上会是一位好妈妈,因为她有敏感的天性。宝宝的啼哭让敏感的女士感到不安,当然也会令敏感的男士感到不安。婴儿的啼哭本身就应该让我们感到不安。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