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其他类型>西尔斯育儿经(最新版)> 第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4)(2 / 2)

在宝宝出生4~6个月后,你对宝宝的哭闹所作出的回应会本能地变得越来越不及时。宝宝渐渐地学会了等那么一会儿,并且学会了期待你去抱他。他之所以能够这么做,是因为他已经学会了信赖你,而且已经熟悉了你对他作出回应时他所得到的良好感觉。你手头可能正在做一件事,做到一半的时候你的宝宝醒了,或者他感到累了而哭了起来。这时你不必马上过去照料他,你可以对他说:“妈妈在这儿。”这么做足以让宝宝感到心理满足1~2分钟。宝宝发展出了等待的能力,因为他知道你总会赶过去照料他,而你则学会了判断他是不是十分急迫地想要你赶去照料他。

教会宝宝好好地哭对宝宝的啼哭作出回应并不仅仅是有利于宝宝或有利于父母,还有助于发展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些宝宝哭起来很刺耳,这会疏远他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刺耳的哭声会让人精神紧张、激起人的怒火,降低了父母与婴儿在一起时所感受到的愉悦。孩子一哭就马上作出回应,这会有助于使刺耳的哭声变得柔和一些。宝宝最初的婴啼是不会很让人恼怒的;相反,初期的啼哭从性质上来说能够打动母亲的同情心,激发父母作出照料孩子、给孩子以抚慰的回应。这就是宝宝啼哭所具有的促进亲情的一面。我们注意到,那些早期的啼哭得到了照料的宝宝学会了哭得“好”一些——他们的哭声比较柔和,不会那么恼人。妈妈们把这样的哭声称为“温柔的啼哭”。然而,啼哭没有很快得到照料的婴儿会变得越来越生气,因此会开始以更恼人的方式来哭闹。随着这些孩子学会哭得越来越大声,妈妈和宝宝之间就有了距离。妈妈如果听从任由孩子去哭闹的建议,她们很快就会开始给宝宝贴上负面的标签,比如“难带的孩子”或者“烦人的孩子”。由于这些孩子啼哭没有得到回应,他们就很少利用啼哭来促进亲情,而是越来越多地用让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刺耳哭声来哭闹。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这种关系使孩子的管教很有可能发生困难,因为母亲和婴儿之间缺乏很好的交流。

2.给宝宝哺乳

给孩子哺乳与管教孩子之间有着特殊的联系。要使宝宝表现出父母所期待的行为,你就必须了解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哺乳让你能够逐渐地了解你的宝宝,并且对他的需求作出回应,帮助他树立自信。

哺乳为管教带来的好处哺乳是身体阅读的一种练习。给宝宝哺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学着去读懂宝宝发出的吃奶信号,而不是看着钟点去哺乳。你学着去读懂他的身体语言,从而让你能够知道什么时候他是想要吃了,什么时候他已经吃饱了,什么时候他只是要你抱他、给他抚慰。一位经验丰富的母亲曾经告诉我们:“看着他靠在我胸前的各种举动,我就可以知道他的情绪。”宝宝发出的信号表达了他是想要吃还是要求抚慰,你要有针对性地作出回应,给他以照料。经过数百次这样的表示——回应练习之后,你的回应就会变得十分自然。一开始你要费神来思考的问题(比如,他是饿了,是休息得不够,还是不舒服?我不知道他到底要什么。),最终都会变成直觉的反应。这样,在具有需求的小家伙和来满足这些需求的大人之间形成了源源不断的交流,你就达到了与宝宝的和谐一致。

简是一个新手妈妈,我与她在一次养育孩子的访谈中做过交谈,她一直以来都被许多情绪问题所困扰,这势必会妨碍她享受做妈妈的快乐。在她自己的婴儿期,她被安排了严格的时间表,她童年时代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受到严密的控制。简现在已经开始做妈妈了,她认为自己作为母亲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她的宝宝不控制她、不牵着她的鼻子走。她担心宝宝一哭就把他抱在怀里的话会宠坏了孩子。作为她养育计划的一部分,她开始通过随宝宝去哭的方式来训练宝宝自己安静下来。她还打算给宝宝安排一个喂养时间表,这种做法可以称为“由父母控制的喂养”,她感到这会让她很容易用奶瓶来给孩子喂奶。她认为这样的做法会确保主导的一方是她,而不是宝宝。我向她解释说,为了“主导”她的宝宝,她首先必须学会了解宝宝,并且要能对宝宝作出直觉的反应。简改变了主意,决定尝试一下哺乳。哺乳不仅对孩子有利,还给母亲带来了治疗效果,我很高兴能把这一点告诉大家。

一旦宝宝对食物和爱抚的要求得到了满足,他就自然地学会了信赖你。由于他每天都要在你的怀里逗留几个小时,因此他会感到被你所珍视。宝宝感到愉快,这种良好的内心感受于是就转变成了让你满意的行为。根据我三十多年来的儿科实践,我观察到母乳哺育的孩子都十分快乐,特别是那些在出生后的第二年还吃奶的蹒跚学步的宝宝。在学步期还吃奶的宝宝看起来更能善待自己,与照料他的人相处得也很好。尽管19世纪的西方文化曾经告诉人们哺乳的时间不要超过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但是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文化中,宝宝都要哺乳2~3年。人们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知道哺乳具有促进宝宝良好行为的效果。

但是大家不禁要问:“延长哺乳期难道不会使已经学走路的孩子被宠坏吗?他应该变得不再具有依赖性。”事实却正好相反——到了他们自己不再要吃奶的时候才断奶的孩子独立性更强。过早地断奶会中断孩子与母亲之间的一种特殊联系,而这时孩子还不具备建立其他联系的能力。延长哺乳期并不是鼓励孩子保持依赖性,而是创造条件鼓励他独立。在比较烦乱的蹒跚学步阶段,给孩子哺乳为孩子带来了一种熟悉的联系,从而为孩子对不熟悉的联系的探索提供了一个支点。

西尔斯经典链接:母子亲情对身体的化学作用

母子亲情给母亲和宝宝的荷尔蒙都带来了有益的影响。荷尔蒙调节了宝宝的生理系统,帮助宝宝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应。宝宝体内有一种称为“可的松”(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调节盐类及水代谢的作用——译者注)的荷尔蒙,它的机能之一就是帮助个体应对压力以及在险恶的环境中迅速地应变。为了使宝宝的身体工作在最佳的状态,必须使“可的松”处于良好的平衡——太少的话将不起作用,而太多了又会让人感到痛苦。有一些荷尔蒙在个体的情绪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的松”就是这些荷尔蒙中的一种。纵观关于母子亲情具有的化学作用的各项研究,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母婴之间无忧无虑的亲情维持了宝宝的荷尔蒙平衡。而对母亲缺乏亲切感的婴儿要么习惯于较低的荷尔蒙水平,变得反应迟钝,要么长期处于较高的荷尔蒙水平导致心理紧张、患上慢性焦虑症。安然地依附着母亲的婴儿看起来处在荷尔蒙水平良好的状态,由于宝宝已经习惯于良好的荷尔蒙水平而带给他的幸福感,他就会努力使这种幸福感长期地保持下去。

充满了母子亲情的养育除了给宝宝的荷尔蒙带来很好的影响之外,还为母亲的身体带来了有益的化学作用。母亲的养育行为,特别是哺乳,导致了催乳素和催产素这两种荷尔蒙的大量分泌。这两种“母爱荷尔蒙”起到了生理上的辅助作用,给妈妈带来了做母亲的特殊幸福感。实际上,这两种荷尔蒙构成了母爱本能的生理基础。在母亲开始给宝宝哺乳后的30分钟内,体内的催乳素水平会增加至原来的10~20倍,其中的大部分会在1小时内消耗掉。催乳素是一种只在短时间内起作用的物质,因此为了达到最佳的母爱回应,妈妈就必须经常给宝宝哺乳,而这正是宝宝所需要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