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其他类型>苏小小传奇> 第三十六章 抚琴送知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章 抚琴送知音(1 / 2)

小小招呼鲍照坐下,把炭火拨得旺旺的,又亲自为鲍照捧上一盅茶,悲切地说道:“我听斧头说,昨晚上鲍小姐还看书呢,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鲍照悲痛地说:“她这个病,我知道是好不了的,我也没想到会这么快。到了天快亮的时候她突然说不行了,就拉着我的手说:‘苏姑娘敢爱敢恨,令晖自愧不如,唯有那把漆名琴相赠,请兄长代为转送!’”说着就把一个黑绸布袋双手捧至小小面前,“令晖心中还是把姑娘看得很重的呀!”

小小抚摸着琴默默不语,只有泪水扑扑簌簌朝下掉。

贾姨妈见小小不说话,只是默默掉泪,就提醒道:“小小,该不该给鲍小姐化些纸钱去?”

小小摸了一把泪水,慢慢站起来,窗外已近黄昏,雪依然下着,她喃喃说道:“鲍小姐活着清贫如洗;死了,纵有再多的银钱又能如何?还不如这漫天飞舞的白雪,才真真正正撒下的是哀者悲痛的心。”

鲍照对贾姨妈说道:“苏姑娘说的极是,若老天不怜令晖,又怎能让天下俱缟素!”又对小小说道:“苏姑娘,我兄妹二人在外已漂泊很久,令晖的愿望就是死后能回家乡。我想趁令晖尸骨未寒之时,明日就动身回东海老家。”又说道:“苏姑娘,以后我们相见有日了,小小说道:“鲍相公今后打算到哪里呢?”

鲍照苦笑道:“没有了令晖,我也就没有什么牵挂了;朝廷已不是容身之地,等安葬了令晖我就归隐山水,也学苏姑娘纵情山水,落个后半生的清闲自在。”

道:“鲍相公若能如此看待人生则为明士矣,做那陶公‘采菊东篱下’岂不强似朝廷之杀戮!”

鲍照抱拳道:“苏姑娘仁之见,想想鲍照前半生所为真实愧不如金粉。”

小小道:“鲍相公不必自责,想想相公做官之初衷也是想为朝廷出力,为天下百姓造福,怎奈此天下纷乱之际,朝廷又昏庸无能,放贤达之士于四海而不用,争权夺位、骨肉相残,为一人之私欲而涂炭天下之苍生,又加之北虏侵我中原,多少英雄豪杰为国捐躯,凡此种种岂是您鲍相公一人所能为?”

鲍照再次抱拳道:“苏姑娘能把天下看得如此透彻,真是巾帼中难能可贵。”

小小道:“小小只是从书中所见,日里卿士中所闻。鲍相公,在您明日带鲍小姐灵柩还乡时,小小希望鲍相公从钱塘县城大街一过,容小小送鲍小姐一程。”

鲍照深为感动,答应了小小的要求,还说道:“我想令晖在天之灵也乐意您送她一程。”

第二日,雪仍然下个不停,大有把山川埋没之意。小小早早起来,仍是一身素服,把头发披散在肩上,抱着漆名琴,也不与任何人打招呼,径直朝外走去。幸好,老木匠起得早,正在院子里扫雪,忽然看见小小独自一人匆匆出门,心下狐疑,赶忙回去把斧头叫起来,并吩咐他好生保护着苏姑娘。

斧头知道苏姑娘要去送鲍小姐,慌忙穿上衣裳直追上去。

“小小姐,雪下这么大,你也不打个伞,淋病了咋办?”斧头追上小小皱着眉头说道。

“我没那么娇贵!”小小回答,没有停下脚步。

不多时来到了钱塘岸松衫路上。钱塘江冰雪覆盖,天空一片苍茫;一溜松衫披着白雪,像守孝的亲人。小小盘腿在路中央坐下,把漆鸣琴横摆在两腿上,轻轻弹起《招魂曲》,琴音深沉凄沧,如诉如泣。

斧头一见大惊,这样坐在雪地里,那雪见了热身子化了水岂不冻坏了身子。可是小小又不听劝,他只好拔腿跑回镜阁,把小小卧雪抚琴的事一五一十给贾姨妈说了,贾姨妈和众姐妹纷纷去找能隔水的垫子,能当风雪的蓑笠,一行人忙了大半天慌慌张张来到小小卧雪处,好歹劝说一番,小小才从雪地里做到草毡上,但是拒绝了披蓑笠。

有早起的游人,认识小小,问明原因,见此情景,无不感动得落泪。

琴声哀怨,雪花在琴弦上飞迸,约莫一个时辰之后,只见一辆骡车从风雪中走来。大家回头看去,已经猜到是鲍小姐的灵柩来了。骡车碾压者地上的积雪,发出的声音像在呜咽。车旁跟着鲍照和两个穿着素服的丫鬟。

灵柩越来越近,小小改变琴曲谈起《诉衷肠》。灵柩来到了小小的身边停下,小小又改变了琴曲弹起了《高山流水》,这是知音的倾诉。

小小起身让灵柩过去,仍坐在雪地里,又弹起《送魂曲》。鲍照请两个丫鬟对小小谢了孝,又深深对小小一礼,然后扶着灵柩朝风雪中的漫漫长路上走去。.小小依然坐在雪地上抚琴,泪凝双腮,只到鲍小姐的灵柩消失在茫茫风雪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