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鬼骨-蓬莱的由来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蓬莱的由来(2 / 2)

吕洞宾成仙得道之前,原是个读书人。他的好友中有个同乡叫苟杳。苟杳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但为人忠厚,是一个老诚君子。读书又很勤奋。吕洞宾很赏识他,与他结拜为金兰兄弟,并请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能刻苦读书,以后能有个出头之日。

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见苟杳一表人材,读书用功,便对吕洞宾说,想把妹妹许配给苟杳。吕洞宾深怕苛杳贪恋床第之欢误了锦绣前程,连忙推托。没料到,苛杳本人听说林家小姐貌美,执意要应允这门亲事。吕洞宾思索良久同意了。他对苛杳说:“贤弟既然主意已定,我不阻拦,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听了大吃一惊。寄人篱下,怎得不低头?再说,婚礼的一切花费都得仰仗吕家,谁让自己一贫如洗呢?思前想后,还是咬咬牙答应了。苟杳成亲这天,吕洞宾喜气洋洋,跑前跑后张罗一切,而苟杳却无脸见人,干脆躲到一边。

到了晚上,送走了宾客,吕洞宾进了洞房。只见新娘子头盖红纱、倚床而坐。吕洞宾不去掀那红盖头。也不说话,只管坐在灯下埋头读书。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还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了。天明醒来,丈夫早已不见。一连三夜都是这样,可苦坏了林小姐。

回头再说苟杳,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天,刚进洞房,见娘子正伤心落泪,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一连三夜都不上床同眠,只顾对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得苟杳目瞪口呆。新娘子抬起头来一看,更是惊诧莫名:怎么丈夫换了个人?半天,夫妻俩才恍然大悟,苛杳双脚一跺,仰天大笑:“原来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用此法来激励我啊。”林小姐也是心中欢喜,对吕洞宾充满了敬意。夫妻俩都说:吕兄此恩,将来一定要报答。几年后,苟杳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夫妻俩与吕洞宾一家洒泪而别,赴任而去。

一晃八年过去了。这年夏天,吕家不慎失火,偌大一份家财化为灰烬,吕洞宾和妻小只好在残砖破瓦搭就的茅屋里寄身,不用说,日子过得是够难的。吕洞宾只好出门去找苛杳帮忙。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上了苟杳府,苟杳对吕洞宾家遭大火非常同情,热情接待了他,可就是不提帮忙的事。吕洞宾一住几个月,一点银子也没拿到,吕洞宾仰天长叹:“人情薄如纸,一阔脸就变,滔滔然天下皆是也!”一气之下,不辞而别。

回到家乡,吕洞宾老远就见自家的破茅屋换成了新瓦房,大为诧异:自己远离,子幼妻弱,怎能大兴土木?及至走近家门,更是惊得三魂走了两魄:大门两旁竟贴了白纸。家里死了人?他慌忙进屋,见屋里停着一口棺材,妻子披麻戴孝,正在嚎啕大哭,吕洞宾愣了半天:她为哪个戴孝,轻轻叫一声:“娘子,”娘子回头一看,惊恐万状,颤颤抖抖地叫道:“你,你是人还是鬼。”吕洞宾更觉诧异“娘子怎出此言,我好好地回来了,如何是鬼?“娘子端详了半天,才敢相信真是吕洞宾回来了,说:“哎呀!当真吓死我了!这不会是在梦中吧?”

原来,吕洞宾离家不久,就有一帮人来帮他盖房子,盖完了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帮人抬来一口棺材,说是吕洞宾在苟杳家病死了。妻子一听,天塌地陷,哭得死去活来。今天正哭着,不想吕洞宾竟回来了。吕洞宾心下明白:都是苛杳玩的把戏。他操起一把利斧,狠劈棺材。“咔嚓”一声,棺材劈开了,里面竟全是金银财宝,还有一封信。吕洞宾展开信读道:“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

吕洞宾如梦初醒,苦笑一声:“贤弟,你这一帮,可帮得我好苦啊!”从此,吕苟两家倍加亲热,这就是俗话常说的“苛杏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因为“苟杏”与“狗咬”同音,传来传去竟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苏东坡访八仙

苏东坡在登州做了官,听说有人在蓬莱阁上见过八仙,就动了访八仙的念头。可是,什么时候,哪里去找八仙呢?问来问去,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有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告诉他,每年三月初三,八仙都要去蓬莱阁上聚会,至于能不能见着他们,那就要看缘分了。

三月初三这天一大早,苏东坡就上了蓬莱阁,东转悠,西转悠,就是不见八仙的影子,天太早了,连个游人也没有。百无聊赖地到了显灵门,见两个老翁在下棋。俩老翁年纪估计都过了80岁,满头自发,白胡子在胸前飘动,只是一个红脸,一个黑脸。见了苏东坡,红脸老翁就向他招引“来来来,这位小兄弟,给我俩做个评判如何?”

苏东坡才高八斗,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平日里自视极高,见老人相招,也不客气。可是近前一看棋局,惊得目瞪口呆:甭说当裁判了,连棋路都看不出来。读书人都有个毛病,让他暗地里佩服他人可以,公开承认自己不如人,那可不行。苏东坡也未能免俗,就借口有事,想要推辞。红脸老者就说了:“你要找的人今天准来,我们在这儿也是等他们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你就不必客气了。”苏东坡一听,诧异不已:他怎知我是来寻人的?老翁不是寻常人,信他的话没错。于是安下心来,静观棋局,慢慢看出了门道,什么也不去想了。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走来个老叫化,老远就招呼下棋的老翁“老伙计,今天轮到我请客,走吧,走吧!”红脸老翁一指苏东坡“这儿还有一位呢。”老叫化瞥了苏东坡一眼,说,“那就一块儿来吧!”苏东坡看那老叫化,要多埋汰有多埋汰,破衣烂裤,脏得看不出颜色来,脸上的油泥厚得能揭下一层,本来不想应邀,可一想到方才对下棋老翁的疑心,也就跟随着去了。上了蓬莱阁,见阁上已经先到了七位,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其中还有一个是女的。桌上摆着两只小锅、一方年糕。老叫化说:“今天也没什么好招待的,就弄了三样小菜,诸位凑付着吃吧!”苏东坡探头一看,一条半生不熟的死狗,一个眼歪嘴斜的死孩子,一方长霉的年糕。这伙人谁也没客气,抓起就吃,吃得津津有味,还连赞“好吃”,苏东坡却只觉得恶心。特别是那死孩子,让这伙人你扯胎膊我拽腿,血呼淋拉的,看得叫人心惊肉跳。他本想尝尝那方年糕的,可一看沾上了血腥气,又打消了念头。那两位白发老翁倒是直让苏东坡,可是苏东坡哪里敢吃?眼睁睁看着人家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兴冲冲地纷纷离去,只剩下下棋的两位长者。

老翁把苏东坡招到跟前,问道,“你猜我俩是谁?”苏东坡摇摇头。红脸老翁就说了:“我是南极仙翁,他是北极星君。刚才在座的那八位,就是你要寻访的八仙。桌上的那三样菜我也告诉你吧。那死狗是万年狗,寿狗;死孩子是千年人参;那发霉的年糕是寿糕,吃一一百岁,吃两二百岁,铁拐李为弄这三样东西费事不少哩!”说完,两个白发者翁倏地不见了。苏东坡后悔得差点没背过气去——为什么刚才就不硬着头皮吃一点呢?!

铜井的来历

在蓬莱十大景中,有一景叫做“铜井金波”,说起铜井,当地百姓会告诉你:那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用他的铁拐造的。

传说,当年铁拐李周游四方,一日来到登州的一个渔村。时值三伏天气,铁拐李热得大汗淋漓,口渴难忍,只得去渔民家中讨瓢水喝。一位七旬老太太颤颤巍巍地从自家水缸里舀出半瓢混浊的水,说:“客人你别嫌弃,这点水还是老妇从十里外的悬崖下一滴一滴接来的。俺这里祖祖辈辈都喝它,”铁拐李听完老人这番话,一仰脖;“咕冬、咕冬”,几口就把水喝光了。

拜别了老人,铁拐李来到海边,口中念咒,手擎铁拐朝下猛地一戳,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直震得渤海龙宫东倒西歪,摇摇欲喊坠。渤海龙王大怒,急率虾兵蟹将出海察看,喝问:“何方狂妄歹徒!竟敢惊扰龙宫?”铁拐李道,“渤海龙王,你枉为一方水神,为何让渔民世世代代受那无水之苦?今日不对你略施薄惩,难消我心头之恨!”说罢,舞起手中铁拐,杀将过去。龙王哪里听得进去,急忙调兵遣将,要捉拿铁拐李。于是,海面上波涛滚滚,好一场撕杀。

这场恶斗,自然是邪不胜正,以龙王败北而告终,龙王自知理亏,又不敌铁拐李,素性潜入海底,任凭铁拐李在海上如何叫骂也不露头。于是铁拐李告上天庭。玉帝大怒,将渤海龙王拘上天宫,钉在锁龙柱上,派小白龙下界为渤海龙王。

铁拐李跟龙王撕杀的时候,海中巨浪汹涌澎湃,等到海水消退,碧波之中现出一眼水井,清澈的泉水咕噜咕噜直往外冒,尝一口甘甜甘甜。人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有人发现敲击井壁会发出铜钟般的响声,于是就把这口井取名为“铜井”这个渔村也改名叫“铜井村”。

天晴时,每当落潮,只见碧波之中现出一口水井,古铜色的井沿井壁,溢出的泉水在阳光照射下泛着耀眼的金光。这就是“蓬莱十大景”中的一景——“铜井金波”。

网qid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