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二杆为首批出征的队员每人派发了三十枚袁大头,出征队员们对这一数量普遍存有意见:
“刘支书啊,是不是太少了点哟?就算全部出手每块卖十五元,三十块也只能赚三百六啊。”
刘二杆说:
“三百六还嫌少?你们在水田里忙乎一年也挣不到这个数,不要太贪心啦!你们别想得那么美,你们说自己信心十足,是驴是马出了门就会显原形!这次出门是实习,是锻炼,只要平平安安回来就行了,根本不要指望发财!”
首批出征队员的出征日期是86年4月3号的早晨。那天早晨全体刘村群众都起了早床,早早来到刘村的路口围住乡村班车,依依不舍地送别首批出征的九员队员。那天早晨细雨纷飞,纷飞的细雨中还夹杂着刘村群众特别是出征队员的家人纷飞的眼泪……
此情此景,让前来送行的王老师触景生情诗兴大发,他不禁引颈高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风萧萧兮易水寒,风萧萧兮易水寒……”
刘村群众抹着眼泪目送班车离去之后,纷纷把目光落到仍在高歌不止的王老师身上:
“王老师,你翻来复去的这句拗口的话究竟是么子意思呢?”
王老师说:
“你们应该听说过荆轲刺杀秦始皇的典故吧?”
刘村群众说:
“听说过啊。我们还知道荆轲不但没有刺杀成,还搭进去了自己的小命呢。”
王老师说:
“风萧萧兮易水寒―后面还有一句---壮士兮一去不复还,我就怕这九个人和荆轲一样,一去不复还啊!”
几位出征队员的亲人纷纷弯下腰捞起鞋跟,对着王老师劈头盖脸地砸了过去:
“打烂你这张乌鸦嘴!打死你这个没良心的狗东西!”
王老师掉头就逃。狼狈逃窜的王老师委屈地感慨说:
“世风日下,这年头哪有实话实说的立足之地啊!钱迷心窍,必遭报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