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宋朝得知契丹与李继迁联姻后,又是一阵忙乱。
无法不忙乱,昔日李继迁单枪匹马,尚且搅闹得西北边庭人仰马翻,狼烟四起,朝廷屡战屡败。现在他得到契丹大力支持,下面的局面真是不可想象。
于是,赵官家急忙在文德殿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赵官家开始老了,已经无复当年那个精气神了。尽管还努力做出英明神武的样子,但其龙钟老态,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
雍熙三年的大败对他的打击太大了,大病一场,将曹彬、潘美削爵治罪,也于事无补。
宋辽的局势由势均力敌变成一边倒,辽军从此开始连年不断地进攻,宋军集中全力防御,真是苦不堪言。特别是幽州方面的耶律休哥,得势不让人,攻得最凶狠。直到去年冬天,耶律休哥被宋将尹继伦大败,身负重伤逃回幽州,宋军才算是得到喘息之机.
赵官家上得金殿,已经气喘嘘嘘,喘息好一阵,才有气无力地说道:“众位爱卿,想来已经知道,西北李逆继迁,同北辽结为姻亲,立虎狼之盟,意在图谋我大宋江山。朕就不明白了,若说北辽,地域辽阔,人马众多,立国久长,有了根基,使我朝一时动其不得,尚有情可原。可这李继迁,他州无一个,地若弹丸,凭什么每每作乱,屡剿不灭?并且是越剿越大,且有燎原之势?究竟是何原由?”
寇准出班奏道:“圣上,依臣愚见,一是其谍报准确快速,二是马匹的缘故,三是民情与地形的原因。尽管朝廷放出赵保忠,但并没有从根本上铲除党项在京的间谍;党项羌多马匹,人人善骑。来如风去若雨,我军打他遍寻不见,他击我军是须臾便至;陕北地形复杂,隔沟相望,隔塬相对,若想与之交战,至少要绕半天甚至一二天的圈子,等我军绕道过去,党项马军早跑出几百里了。再有,李继迁依靠的是党项、吐蕃、回鹘、鲜卑等夷狄戎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无法指望他们帮助朝廷,而李继迁在他们之间却如鱼得水。有此三因,致使朝廷屡征不果。依臣浅见,若想根除李继迁,必须做下述文章:一,加强清除党项间谍;二,尽力争夺马匹,加大朝廷马军数量;三,以田园诱诸羌进内地,令李继迁无所倚。然一三两项,只能是尽人力而听天命。惟马匹一项显而易见且易见效。经过前些年的征调,党项羌的马匹基本被朝廷所得。时下,李继迁所用马匹,多来自吐蕃六谷潘罗支部。朝廷当积极与潘罗支联络,结之以恩,示之以威,喻之以理,令其断绝对李继迁马匹供给。同时,令赵保忠进一步搜刮陕北马匹。党项羌倚马称雄,倘若李继迁没了马匹,蕃兵就是一群断了腿的虎狼,能奈我何?与此同时,加大朝廷马军的数量,增强马术训练。我涨彼消,用不了多久,便可以彻底铲除李继迁!”
“寇爱卿之言,一针见血。”赵官家点头道:“潘罗支与李继迁,只不过是相互利用而已。命秦翰与赵光嗣等去六谷与高昌,告诉潘罗支与绿胜,李继迁乃毒蛛,一旦长成就会反噬他吐蕃、回鹘。潘罗支与绿胜皆不悫,会停止供给李继迁马匹兵器。然大力装备训练马军,是否有效、并有必要?这些年来用党项马装备二十多万马军,可马军技不如人,与北辽、党项几战下来,损伤殆尽。所以说,加大装备马军的事还有待商榷。但夺取马匹却十分必要,必须让党项羌无马可用!然时下李继迁控制平夏大多蕃落,如何夺取马匹?”
寇准道:“让赵保忠设法夺马。当初皇上委其夏地,就是让他牵制李继迁,可数年过去一事无成。皇上不妨明喻,若夺马不成,定将其削职为民,其惧定效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