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拿钱保人,大家都傻了眼。
儿子们商量了跟娘说:“娘,不行咱就卖房子吧?”
老太太抹着泪道:“庄稼人说,饿死爹和娘,不吃种子粮。儿呀,咱们买卖人家也一样,杀爹卖娘,不能卖店铺房。留着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你们要是卖店铺保你爹出来,他也是一头碰死。那不是保他,是杀他,催他的命啊!”
儿子们也知道老娘说得是实话,可世上的孝子,没有眼看着老爹在大牢里,而无动于衷不想法子的。他们商量半天,认为还得找陶逸帮忙。
他们看出来了,陶公子是个好人,更是个有能力肯帮助人的人。便决定找他商议办法。
于是,几年没亲自下过厨房的王老大。亲自下了厨房,为陶逸精心掂对了几个好菜。将后院的百年老酒挖出一坛。
哥几个把菜摆好,酒烫上,便来请陶逸。
陶逸好吃爱喝,只要有好酒好菜不用请,他闻到香味就能自己找上门去。
何况哥几个一脸诚挚的笑容,有事相求。君子急人所急,助人之难嘛。
所以,陶逸没让他们多话,带着香儿来到厅堂,高坐首位。
第一杯酒一倒上,陶逸鼻子一耸,禁不住高声赞叹:“好酒!非百年以上,没有这么淳厚的浓香。”
喝一口之后又是一声赞叹:“真是好酒!自离家之后,还没有喝过这么好的酒。你们也喝,好吃好喝,有什么话尽管说,咱没有不应允的。若都是哭丧个脸,咱酒也不喝了,忙也不帮了。都吃菜喝酒,天塌不下来。有咱在,保你们老爷子用不了几天便能出来,如何?”
王家的儿孙们,虽然在京师生京师长,但在这学而优择仕,重士轻商的时代,他们就是有俩个钱,过几天舒坦日子,也是富而不贵的小人贱民。没法同陶逸这种贵族出身且身有功名的人相比。
陶逸那种贵族气质,是多少代人沉淀出来的,是他在书本里养出来的。
他本就雍容华贵,气度非凡。加上香儿粉装玉琢的一个人儿,在一边陪衬。令王家子弟,对他的话生出巨大的信心,一时都开颜大嚼畅饮。
见众人对自己有了信心,陶逸笑逐颜开,说道:“今日痛饮,明日办事。啊,你们家里有没有好纸好墨,大小棋?”
王家大儿子笑道:“公子爷,不怕爷笑话。咱家只有帐本,哪里来的好纸好墨,棋就更没有了。公子爷吩咐,要什么样的纸墨笔砚,还有什么样的棋,咱这就买去。”
“也是。这不是管尼姑要孩子嘛。”陶逸扭着鼻子嘿嘿笑道:“得,听咱跟你们说,棋子嘛,一定要象牙或玉石的。笔墨纸砚嘛,也必得是上好的。笔要蒙恬笔,墨得是廷圭墨,纸是澄心堂纸,砚最好是龙尾砚。笔砚两项,能买到咱说的最好,买不到别的也能凑合,唯独纸墨不能将就,纸必得是澄心堂的纸,别的纸替代不了。墨必得是李廷圭的墨,他的墨坚如玉、文如犀,是别的墨替代不了的。另外,再叫个人,明儿随咱去买些装裱材料。”
王家子弟一一记下。虽不知陶公子想干什么,但宴后仍是慌忙办理。
此刻的宋京,那是真繁华,除去活人脑子没有卖的,别的是应有尽有。
王遮风没用半天时间,便将所有的东西全部采卖回来。
陶逸将所需也采购回来,便将自己关在房中,开始他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