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吕不韦的新嗜好!
1.邯郸商人
吕大商人,邯郸人差不多都这样称呼吕不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古话用在吕不韦身上可真算得贴切得到家了。这个来自卫地濮阳的年轻人,硬是依靠着自己的精于算计,贩贱卖贵,仅仅过了十多年时间,就成为一代响当当的商业巨子,把他父亲给他的不到百金的起家资本,几经盘转变成了家财数以万金计。
早年的吕不韦,初时帮着父亲在濮阳老家做着买卖。过了两年,吕不韦刚过弱冠之年,便自己带着几个伙计走南闯北,时而阳翟,时而宛城,时而临淄,时而大梁,时而邯郸,足迹踏遍天下,过着贩卖财货的营生,逐渐积累起万千家资。最近几年,吕不韦放手让伙计们帮衬着打理着那日渐庞大的生意,自己则留在邯郸城坐镇指挥。
刚过而立之年的吕不韦,本有着过人的智慧和精力,他是一个不甘于寂寞的人,他本想利用寓居邯郸城的几年时间,在雄居关东之地的赵国谋得一个与他的资产地位相当的政治地位,用俗话说,就是设法捞个一官半职。可是,命运似乎总与吕不韦开玩笑,他的为官梦似乎总是那样遥不可及。
吕不韦是卫国人,本来父亲想用他那几个辛苦钱为儿子吕不韦在家乡小城谋个官差,可吕不韦死活不愿意。这倒并不是吕不韦不想从政,他是担心在卫国当官实在是没有什么前途可言。
在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处在中原腹地的卫国简直可以用岌岌可危来加以形容,连卫国国君自己都不得不寻求临近的赵国庇护,这样的国家能有什么前途呢?所以那时吕不韦违背了父亲的意愿,不愿意从卫国开启他的从政之路。
在吕不韦看来,良禽择木而栖,贤能择君而事,若要从政,首先应该寻找一个有前途的大国,反正战乱纷纷的各国都须要延揽人才,何苦在卫国这一棵树上活活吊死呢?
在吕不韦的眼睛里,赵国是个较为理想的国度。
当吕不韦离开濮阳不久带着家人到韩国阳翟经商时,他就从各种途径了解到赵国的一些情况:这个从晋国分离出来的侯国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一个有影响的赫赫大国。特别是经过赵武灵王的锐意改革,学习胡人的生活习俗和军事战法,建立起一支足以影响各国战略格局的骑兵,使赵国的军事实力跨越了一大步。到了赵惠文王时,文有赵胜、蔺相如,武有赵奢、廉颇,将相和睦,国力蒸蒸日上,连不可一世的秦昭王也不敢小觑。虽然赵惠文王前几年驾崩了,可赵孝成王并不是一个昏庸无能之辈,更重要的是,赵国能够随时调集一支人数高达四十万的大军,这可是一支足以令各国心悸的军事力量!
所以,吕不韦思前想后,决定从赵国开启自己的从政之路。
可是,桃花有意,流水无情,花费了巨额金钱铺路的吕不韦,发现从政之路异常艰涩。其实这也难怪,一个没有贵族血统的卫国人,在邯郸又没有营建起过硬的关系网,谁会将一个不为人重视的商人提拔进赵王宫的高官之列呢?每次赵国军队出征,吕不韦都会不失时机地资助上一笔价值不菲的征衣或军粮,可每次换来的仅仅是从赵王宫里经过几道程序传递出来的奖勉话语。
吕不韦也想过走平原君赵胜的路子。平原君赵胜,这个赵国柱石一般的政治人物,其声名早已经响彻天下,他是赵惠文王之弟,受封侯爵之位,又是赵国国相,却总是那样的谨慎而谦恭,投奔他的才杰俊士真如过江之鲫!
吕不韦曾特意登门拜访过平原君的相国府。赵胜也果然能礼贤下士,尽管在位尊爵显的赵胜面前,吕不韦只是个没有任何官阶的商人,可平原君依然笑容可掬地接见了他,并在相国府特地赐宴招待了他。赵胜欣赏吕不韦的灵活大脑和精于算计,他邀请吕不韦当他的门客。精于心计的吕不韦在宴席上既没有拒绝,也没有表示同意,只是含糊其词地应付过去。他知道,在平原君的门下至少还有三千余等待仕进的门客,想到这,吕不韦就感觉在平原君府上仅仅做个门客,其仕途将会是渺茫无期。所以吕不韦虽然仍然与平原君有礼节性的往来,但他明白,依靠平原君的推荐为官有些离谱。
想到这些,吕不韦有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这不能不让这个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年轻人失落和伤感。
也许是为了慰藉那颗刺痛和煎熬的心灵,也许是为了寻觅其他的仕进之途,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反正吕不韦经常到烟花巷——一个娼妓充斥的地方,来寻欢作乐。
“没有到过邯郸城就不能算到过赵国,没有到过烟花巷就不能算到过邯郸城!”不知是哪位文人骚客或是流氓市侩说出了这句在关东列国流传久远的经典名言。话是粗了点,不过却颇有些道理。赵国千里疆域汇聚起来的财富多集中在邯郸城,而邯郸城的财富又最终汇聚到这烟花巷,用纸醉金迷来形容烟花巷人的生活毫不为过。更重要的是,来往烟花巷的人多为社会名流、各界精英,不仅有赵国上层人物,也有各国要员,甚至连边鄙之地的胡人、戎人也时不时前来领略一下燕赵美女的多情和风骚。
烟花巷虽然只有半里之地,但这里却别有洞天,至少你足不出巷即可知晓天下之事。
于是,嗅觉敏感的列国使节经常穿着花里胡俏的便服暗暗窜进烟花巷,美其名曰是考察赵国风俗,其实是想借娼妓之口了解各国政治风向。特别是时值多事之秋,烟花巷差不多成了各国谍报中心,赵王派出的耳目自不必说,据说连秦国几年前刚刚出任丞相之职的范雎竟也派了线人潜伏在烟花巷内!
怀春楼
为了搏得美人花枝乱颤的笑颜,也不知吕不韦扔进烟花巷多少金钱,不过吕不韦并不吝啬钱财,对家富万金的吕大商人而言,这些黄白之物与其他货物似乎并没有多少区别,自己若是想要,可以唾手可得。
烟花巷内的多数青楼妓馆都曾经留下吕不韦俊朗的身影,不过,吕不韦更愿意到怀春楼消遣作乐。
这倒不仅仅是因为怀春楼内的女人都是天下绝色,而是这里的消遣环境要优越得多。其他青楼常有一些地痞恶棍来寻衅滋事,这使吕不韦常常有种大煞风景之感,而来怀春楼的客人几乎全是邯郸城有身份的人士,当然这与怀春楼老鸨阿金善于经营颇有关系。阿金,这个在烟花柳巷中摸爬滚打多年的精明角色,懂得如何营造煽情而又不失高雅的嫖娼野合的环境。怀春楼的娼业正是依靠着阿金的智慧被经营得有声有色。阿金依据姑娘们的容貌把她们分成三六九等,把娼妓们的价格提得高高的,即使最便宜的最低等的丫头每夜卖春钱至少也得三千钱,下三流的人谁敢迈进怀春楼的门槛?
吕不韦喜欢这里雅致的环境,说句实在话,在怀春楼时不时能见到赵国社会名流,仿佛自己也身列赵国上流社会了,那种感觉真的是很奇妙很畅快!所以,吕不韦经常到怀春楼来消遣欢娱。
今日吕不韦又来了,他习惯性地踱步进了怀春楼第二进的富贵厅,寻了厅左侧的一张花梨木精雕制成的太师椅上座下来,几个脸上涂抹了一层厚厚脂粉的女子似花丛粉蝶一般立刻围拢了上来,吕不韦一边老道地与她们周旋,一边要她们去找她们的妈咪阿金来见他。熟悉怀春楼的吕不韦知道,在厅堂里乱窜的这些女子只能算二三流的货色,真正一流的美人都得要老鸨阿金亲自点派。
“吕大商人,真是稀客!是什么风把您这大富大贵之人给吹进怀春楼来了?”随着这脆辣辣的话语,阿金摆动着微微发福的腰姿出现在吕不韦的身前。
“是秋风,这烟花巷有这么多秋娘,她们一旦煽起风来,能不把人给吹进来么?”吕不韦嘴角抿了抿,露出微微笑意。
“大商人还是那个大商人,说话总是那么有趣!对了,大商人,怎么最近没见您来烟花巷找乐子了?该不是又去跑买卖了吧?”阿金问道。
“算你猜中了,去了一趟齐国,从那里弄来的三万担海盐被边境上的军爷给扣下了!”
“怎么?连吕大商人的货物也敢扣?你可是在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