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乾隆十二年。北京。
若非亲眼所见,我并不会相信北京原是这般庄严和宏大。
“看来通缉令还没发到北京,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找到曹先生。”舒季礼对大家说,并且把随身携带的包袱卸下了马车。
曹雪芹是唯一一个知道舒庆邦以及石头的人。
不见曹雪芹,无法想象他的样子,潦倒、瘦弱、营养不良均非真实写照。事实上,我先入为主的就犯了个错误,这个时候的曹雪芹虽然穿着比较陈旧的长袍,但看起来仅二十五六,我不禁失笑于自己的无知,起初我居然想到要唤其“曹公”。
“庆邦兄终是心愿未了啊。”曹雪芹长叹一声,我细细打量,发现曹雪芹的额头出奇的高和大,看来是个聪慧之人,只是真的想象不到,他会和舒庆邦是挚交。
“当初,《废艺斋集稿》一半是他的心血,那石头害命啊。”曹雪芹长叹一声。只是饮茶,但是目光凝聚,一副思考的表情。
我和舒家兄妹被安排到了西郊的废弃宅子里。阳光很充足,但是看起来还是那么的阴森。曹良――曹雪芹给我们安排的管家――一个忠心的曹家奴才。
虽然我并不明白舒家兄妹来找曹雪芹有何用意,但是我有种当作玩耍的闲情逸致在宅子里晃荡,因为这样我还被春寒嗔怪。
曹雪芹第二天来的时候带了很多书。
“不管你们的石头有多么稀奇,也都别跟我说。”曹雪芹这样叮嘱我们,然后很快便走了。曹良拿着扫把缓缓带着奇怪的眼神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