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参战的原因是日本当时已经成为东亚实力较强的国家,而且有很强的扩张欲望。e=
一战爆发前,日本已经进行了军事改革。1870年8月3日,山县有朋和西乡从道从欧洲和美国考察军制回国,被明治天皇召见。25天后,山县有朋担任兵部少辅。一年后主持兵部,从此他手握日本近代军制改革的实权。在以后的11年中,他缔造了日本的“皇军”,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的利器。日本的军队近代化改革,从幕府末期开始。幕府曾经以法国军队为模仿对象,组建了步兵、骑兵和炮兵。明治维新以后,各藩的军队有的采用英国式、有的采用法国式,还有的采用荷兰式,很混乱,不利于政府调度。首任兵部领导人大村益次郎全面推行法国式陆军和英国式海军的改革,受到士族的反对,被刺身亡。山县有朋在欧洲考察军制时,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军队组织方式,给山县有朋留下深刻印象。他认为,为了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就必须建立中央政府统管下的帝国军队。1874年,日本在陆军省设置了参谋局。1878年,效仿德国军政、军令的体制,把参谋局改为参谋本部,并从陆军省内独立出来,负责制定军令和作战方案。而陆军省负责军事政策。还设立了监军本部,负责检阅和执行军令的情况。这样陆军省、参谋本部、监军本部三大军事部门就形成了,天皇统率全部军队。军部三部门独立于内阁之外,不受内阁干预。这种体制,形成以后日本政治生活中军部直接受令于天皇,不断干涉政治,独断专行的恶劣后果。效仿德国的军事改革和独立于内阁的军部三部门使日本政府可以顺利的发动战争,而不受制于民众。日本也非常重视发展海军。政府在横须贺、筑地成立两个大型海军工厂。1875年,日本制造出第一艘大型军舰“清辉号”,很快转向建造更先进的铁甲舰。到1890年,日本海军已经拥有25艘军舰和10艘鱼雷艇,总吨位51000吨。ffdh0mdn
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王国居民被台湾土著杀害,开始入侵台湾,最终目的在于夺取琉球群岛。这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最初的扩张。日军此次侵台出动了3600人,只有12人战死,病死561人,代价轻微,获利巨大。清政府付给日本白银50万两,日本切断琉球与清朝宗藩关系的目的也达到了,为日后夺取琉球创造了条件。甲午战争的胜利,使日本人坚信,对外扩张是日本追赶欧美的最快的途径。日本用中国的2.3亿两白银赔款的60%扩充了陆军和海军。中国的赔款部分是从国际银行借的,在松方正义进行战后经营的过程中,他还想在伦敦直接以英镑收取中国的赔偿金,使其成为日本向金本位制过渡的基金。日俄战争后,日本的势力再次扩大,日本占领了长春以南的东北三省南部地区。1910年8月,日本正式吞并了朝鲜。jaen72
明治维新之后的改革和扩张使日本在一战前成为东亚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欧洲战场牵制了西方列强的主要兵力,使它们放松了对东亚、西太平洋的控制,这成为日本扩张的极好的条件。n1dv+
一战爆发前,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加快追赶西方列强的步伐,增强自身实力以扩张势力范围。而通过侵略得到的赔款、资源和与西方交流、学习中获得的新技术,也推动了日本战前工业,特别是政府扶持的重工业、国防工业的发展,成为发动新的侵略战争的基础。pgnylgn
1882年,“日本现代企业之父”、一生创办500多家企业的涩泽荣一和大仓喜八郎、益田孝等日本商界著名人物合资创办了大阪纺织公司。受这一潮流的感染,80年代中期,日本的许多商人纷纷投资建设近代化的纺织厂。日本早期的产业革命浪潮在很多产业部门都出现了。其中发展最迅速的是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部门。十年时间里,近代化工业在纺织业奠定了统治地位,并在日本得到确立。到1892年,从国内市场驱逐了进口的洋纱,开始向国外出口。一战期间,日本趁西方放松对中国市场的控制,向中国倾销了大量商品。ykcd
从1882年大阪纺织公司被创建开始,到1892年1892年,日本的煤产量达到300万吨,比1874年增加15倍。1892年,日本的釜山制铁所成为年产7000吨生铁的大企业。1883年,日本的铁路只有293公里,到1893年,超过3000公里,拥有机车351台,货运204万吨,客运3253万人次。日本的企业到1892年已经达到5444家,工人人数达到38万人。日本1892年的出口额达到9111万日元,进口额达到7132万日元。nhi(}e
一战结束后,协约国内部为了利益分配,展开协商。1921年,美国政府邀请日、英、法、意、中等9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美国要求日本限制海军吨位,最后达成美、英、日主力舰总吨位5:5:3的比例。日本主力舰总吨位被规定为为31万吨,比英美要少21万吨。在中国问题上,中国提出的撤销领事裁判权、实现关税自主,交还租界地等要求,但日本阻挠。最后达成协议,日本在得到赔款之后,从山东撤军。华盛顿会议后,英日同盟被废除了,西方列强否定了日本大战期间在中国霸占的利益和领土,使中国恢复到一战前多个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但日本企图独占中国的野心因为能轻易的占领青岛等德国殖民地而进一步加强,并在二战中再次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