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识一年半了,这是我第一次叫她“小瑜”,我自己都觉得,我为什么会那样亲昵的称呼她。
因为这个称呼,都是她们几个女兵姐妹之间私下使用的。到了训练场,我绝对不允许她们这样叫,她们也不敢。
上了训练场,或者到了学习的课堂,大家都是叫全名,秦晓瑜就是秦晓瑜,朱小妍就是朱小妍,而不是什么“小瑜”和“妍妍姐”。
今天,我自己却这样做了,违反了原来在新兵训练时,我给女兵们定下的规矩,我自己都感到很奇怪。
秦晓瑜似乎没有反应过来,还在那里唉声叹气,讲述着自己在新兵连时的那些顽皮、淘气的故事。
她没有听出来,也是情有可原。
因为“小瑜”和“晓瑜”,读音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尤其我是“南蛮子”,南方口音很重,说话原本就有点模糊。
说着说着,她似乎反应过来了,马上转过头来看着我,顿时转忧为笑:“班长,你看看我都干了些什么?说是来安慰你,现在却变成你来安慰我了,真有意思!我们这些当兵的,感情就是深厚。我们在一个连队才几个月,相互之间的战友感情,好像超过了几十年。我现在觉得,你和我二哥一样好,比我大哥还好、还亲近。好多话我都不便对我大哥说,却可以在你面前随便的说!我写信跟妈妈说起了这件事,她回信说,那是战友感情――一种特殊的军人情谊。”
秦晓瑜的母亲也当过兵,还打过仗,和她父亲一起,参加过抗美援朝,这位从军营里走出来的老人,十分理解军人,更懂得战友之间那种深厚感情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军营虽然很严酷,严格的训练和管理,甚至让人有些吃不消,但军队确实是磨练人的意志、真正能够让人出息的地方,在社会上,没有哪一个行业可以相比!
许多当过兵的父母亲,之所以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部队去,也许就是看中了这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