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九章 出家(2 / 2)

“怕什么呢?反正也没人认识我们。想出家的人,还怕别人笑话。你呀,出家,假的!”短发女子说完又问林易渺:“你出家又是为什么?失恋,失业,失学,失意?”

林易渺一听那位出家女子的理由和短发女子对他的猜测,不知是好笑还是好气,她们不过是好奇而来的,露出了心不在蔫的表情说:“我把它们囊括完也只能算一部分。”

短发女子不太明白,正欲追问,那想出家的女子强拉着她要走。她向林易渺说了声“既然无缘那就打扰了”就挽着那位女子往回走,她还是没有失望的情绪,只管对着那位沮丧的女子乐着:“你再给我说出家的话,下次就把你拉到寺庙里,看你还想不想在那里守油灯、敲晚钟!”

林易渺等她们一走,对短发女子提及的博物馆好奇起来,于是就去寻找,不问任何人,象一种探险。

原来街道的尽头并不是西南交大,道路远处竟然还有一座博物馆,很清静的样子,隐藏在阔大的落叶林里面,象披上了伪装色一直没有被他发现,有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博物馆看起来并不是很大,白色的瓷砖嵌的外表,阳光下却又十分地显眼。大门是玻璃的,现代的风格,与小镇,与峨眉山并不相配。

走进大门就是昏暗的灯光。有一座假山,做工非常细致,配以恰到好处的灯光,在昏暗中奕奕生辉,那是峨眉山的全景模型图。他想,到了山上是看不到这么清楚的,只有这样作为旁观者才能把一切看清。“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都是为这些名山大川而作的。

再往里面走,灯光更暗,是一些动植物的标本,栩栩如生,美丽如孔雀,细小如蝴蝶,凶猛如豺狼,温顺如绵羊。那些标本旁边的注释里说,那些都是峨眉山很久以前的生物,现在很难看到了。这些古老的东西,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神秘故事,只是少有人来欣赏研究,一切都被忽略了。遗落在阴暗里的东西就如一个人的心事,不容易被查觉,却顽固地存在。林易渺凝视得有些呆滞,似乎回到了远古。这让他反问着自己有没有前世,以至于今生不会做人,做得这样艰难坎坷走到了如此境地。

博物馆分为两楼,底楼全是峨眉山古老的生物,上面就全是峨眉山的历史和一些宗教典故。回廊里就挂着一些佛教偈语,他似懂非懂。里面就是一些佛像,最多的都是关于普贤菩萨的一些雕像,骑着白象,十分和善。峨眉山是佛教圣地,是普贤菩萨的居住处,传说普贤菩萨就是骑着白象上峨眉山的。但这也只是传说,峨眉山最先兴起的是道教,后来才传入佛教。

除了普贤菩萨,还有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和文殊菩萨。地藏菩萨说过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渡尽,方证菩提,观世音菩萨也说过众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林易渺心想,这么多年,众生还是未渡尽,地狱还是未空,谁又成佛了?

文殊菩萨代表智慧,而菩萨不是众生想的那样,须菩提说,众生皆可以成佛,其实菩萨和佛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人们的信仰一般。而普贤菩萨对人世间的一切虚幻看得很是透彻,他说过众生幻心,还依幻灭。峨眉山就是供奉他的地方,而诸多来峨眉山观光的人,几人又把人世间的一切虚幻看得透彻?

人世间的幻生幻灭还是随心,心不灭,一切虚妄也就不会灭。林易渺沉吟。

那我呢?心灭了?

不知道,心灭如心死,我的心却还是鲜活地活着。

那你为什么要出家成佛?

我只是想找一个清净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他静默。

须菩提说过成佛不一定要出家,万物皆空,出家只是成佛的一条道而已,如果看得空了,在家亦出家。人们总以为只有从寺庙里才能找到清净,就如在这门可罗雀的博物馆里,听不见外面的嘈杂,心反而平静下来。

过后,他看到里面还有些到过峨眉山的历史名人,他们留下了诗篇与墨宝就与这峨眉同在了。名人与非名人登峨眉,对峨眉山来说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倒底是谁把人与人区别开来了?博物馆以知名度加以区别,旅游者以登山方式加以区别,佛主大概是以信佛与不信佛加以区别……同样的人,总在以不同的标准不尽地归入同类和不同类,永无休止。自己不知被归入了哪些类。

回廊的一边有扇玻璃窗,他轻轻拉开,双眼锁向窗外。外面有些朦胧的烟雾,修长的树林若隐若现,而峨眉山陡然站在了眼前,巍峨无比,眼光能看见的就是它全身很小的一部分。烟雾缭绕处有一座寺庙,隐匿在丛林中,香火不断,徐徐有清幽的味道。那是报国寺,康熙年间整修过后一直到现在都是这个样子,现在连寺牌都不见了,很多游人只是在庙外拍摄,却连那寺庙门都没进甚至也没靠拢。林易渺望着峨眉山最大的寺庙之一莫名地幽叹:这里已经不是什么佛教圣地,而是游览圣地,门外来者如云,门内又有多少人愿进。

如果走进那道门,尘世间的一切真的能解脱了,或许早就该进了那道门了。那道门离旅馆并不远,林易渺却一直没有走进。

记得旅馆老板说过:“如果想出家,就去报国寺,收入比外面的白领还高。”

当出家之人在乎起收入来……那也叫出家?据说和尚也职业化了,他没有去考证。

林易渺仰望峨眉山,想起一句话: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原来自己连小隐都算不上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