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上,扬州城上下噼呖啪啦地打起鞭炮来,各处皆可闻到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到了晌午时分,城内外的百姓吃过午饭均纷纷来到大运河旁边,手中不是拿着咸蛋的,便是提着粽子。周围站了许多十来岁的小孩,脸上充满喜气,好像都在期待一场惊天动地的比赛。
大运河两侧停泊着十几条龙船,色彩纷呈,船上都是身强力壮的青少年和肌肉板板的中年汉子,他们身穿统一服装,神采奕奕。船上锣鼓震天,叫喊声响成一片。健儿们的家属均在岸上观看,特来为之助威,他们各自信心十足,相信自己的船队能夺得第一。
午时三刻将至,四周静悄悄的,难得听到一声半语。突然一阵鼓响,运河两侧的百姓尽皆欢呼高叫。刚才那一阵鼓响,正是扬州一年一度的龙船大赛即将开赛的预兆,各名船员各就各位,看似都准备得十分充分,但到底哪个船队能夺得第一,只有等到最终才能知道结果。
所有准备都已就绪,过了片刻,只听一人高呼道“请各船队各就各位,扬州一年一度的龙船大赛正式开始。”又是一阵鼓响,声入云际,健儿们手持单桨拼命地向前划,哪支船队也不甘心落后于他人。众所皆知,划龙舟讲求的是一种团体合作精神,只要队伍能做到收桨出桨统一,那这条龙舟就不会落后,否则,必然落后。
比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运河两岸的老百姓欢呼声不止。此次比赛的规则是:从原点出发,来回十里路,哪支船队最先到达原点就算胜利。整支船队鼓手起中心作用,鼓手一边打鼓一边助威,更为船员们收心,只有这样,大家才会做到收落一致,力量才会集中,龙船才会更快速度地向前进。
近水楼恰恰离运河很近,开窗便可见到大运河上的滔滔河水,更巧的是,近水楼东窗正对着比赛的原点,因此在近水楼观看龙船比赛那是最好不过。白雪与古天航双双扒在窗口观看划龙船比赛,不时地夸奖划船健儿们“好样的”。二人看见之前的十几条龙舟齐飞,可划了七八里路后,却只剩下三条龙船并肩齐驾,且都在伯仲之间。这三条龙船各具特色,分别是红黄蓝三色龙舟,都飞快向终点驶去,宛如三条水中飞龙一样,快速无伦,几乎能与陆地上的千里马相提并论。
三条龙般又驶了一里许,由于蓝黄两条龙船操之过急,互相撞在了一起,龙舟上的健儿们登时飞入河中,龙舟也是底朝天。幸而船员们皆是游水高手,他们一边划水一边相骂对方的不是。
岸上百姓都为黄蓝两舟感到惋惜,只看见红色龙舟依旧飞似的向前划去,船上健儿更是信心倍增,转眼间便到达终点,拿下了本届的第一。众百姓见此,无不高呼喝彩,拍掌叫绝。那红舟健儿们那是无比的兴奋,纷纷相互拥抱在一块儿。古白二人见这惊人的一幕,心中十分高兴,赞叹不已。两人看到运河两岸熙熙攘攘的人群,犹如潮水般向终点涌去。远处的景物,也显得特别迷人,二人好像不知不觉地进入梦境,眼前十分迷雾。
直到张紫阳夫妇归来,这才如梦初醒地回过神来,喊道“义父、义母,你俩回来啦!”古白二人在义父、义母进门之前便隐隐听到二人的争论。李四娘道:“我说是红舟胜,你偏说黄舟胜,今天你才知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山还有一山高吧!”张紫阳满脸通红,显是和李四娘争论而成的,强道“那只是个意外,想当年黄舟…。”他本想说当年黄舟连夺五冠,可一语未了,却被李四娘打断道“什么想当年,事实就是事实,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你还是服输吧!”张紫阳明知理亏,但为了面子,摇头道“不跟你一般见识,天航咱们去练功去。”古天航听到“练功”二字,不由得心动,喜道“好呀!”
两人出得大门,到很晚才归来。饭毕,张紫阳乖乖地端起饭碗菜碟去洗,不多时又拿着扫帚在四周打扫。白雪和古天航均感到莫名其妙,后来被李四娘说破,才道“原来如此。”张紫阳与李四娘平日里很爱对方,可二人都很好强,有时为一件小事也能争论起来,吵得不可开交,但是一个时辰之后,两人又和好如初,也真是一对欢喜冤家。
昨天张紫阳收古天航为义子的事被李四娘知道,于是她硬收白雪为义女,这样两人才算打成平手。张紫阳夫妇成亲多年,却一直未能如愿地生下一子半女,他俩早就想要个孩子。现在好了,一天之间竟有两个十六七岁的孩子,两人自当十分高兴,兴奋的连觉都没睡好。起初白雪不是很愿意,张紫阳夫妇也瞧出了她的心思,当即千说万说,终于把她说服了。她的心思古天航却没猜得出,二老也没有告诉他,他也没有多问。他突然多了一个义妹,心里十分欢喜,此时此刻才感觉到有了一个家的温暖。
说也奇怪,有事做光阴似箭,无事做却你度日如年,不知不觉已过了近一个月。此时古天航的重伤已经恢复的差不多,更学得许多鼹鼠神功中的招数,既能上天又能下地。白雪则跟着古天航练习古家剑法,虽只学了几招,但已胜过平民百姓数倍了。古天航在这一月之中苦练武功,几乎学尽张紫阳的武功绝学,他的内功也大有长进,其鼹鼠神功练得出神入化,有些招式绝不逊色于张紫阳。
二人住在近水楼怕被无敌山庄的人认出来,张紫阳便将二人带到上次练功的那片树林后面居住,此地名曰:江南小村,比较穷,坐落在扬州城东北角,距近水楼只有七八里路。张紫阳每隔两三天便来指教古天航与白雪,顺便带了一些好菜水果,给二人补充营养。
这日,张紫阳和往常一样,提着一个竹篮,一拐一摇地来到二人的练功之所,见二人正潜心练习功夫,便坐在树根上观看二人练武。二人练习了片刻,发现张紫阳来到,撇下兵刃直奔张紫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