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的传奇一生-第二十九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九章(2 / 2)

唐玄宗为着谶文一事,气尤未消,来到了铁牢里,见好生热闹,不免怒道:“没有朕的口御,谁敢私自来探望犯人。”李林甫一干人等吓了一跳,一股脑的跪下磕头,那太医正在为杨玉环把脉,还来不及施救,也吓得趴在地上。

杨玉环听到唐玄宗的声音,捂着肚子道:“皇上,臣妾好难受。”唐玄宗表面上虽硬,心中实是不忍,一听杨玉环叫喊,又看她病态之容,神态一下子就软了下来,进牢将杨玉环扶起,自责道:“爱妃,是朕让你受得苦,是朕的错。”转而问太医杨玉环所患何病。

太医不知道唐玄宗对杨玉环到底还有没有感情,一时间竟不敢直说,直到唐玄宗恕他无罪,他才放胆说道:“娘娘得的不是病,娘娘怀了龙胎。”此言一出,可乐坏了唐玄宗,杨玉环和他的立马仗当然就不必说了。

唐玄宗笑的合不拢嘴,连忙命人接杨玉环出牢。杨玉环被打入铁牢,张九龄还以为是上天的安排,现在突然得知她不早不晚,偏偏这个时候怀了龙种,乞不前后矛盾,连忙阻止道:“皇上可是忘了谶文一事,这是玄元皇帝的指示,皇上难道要违背玄元皇帝的意思。”

唐玄宗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脸色一沉:“爱妃怀了朕的骨肉,朕何忍让她在这里受苦,一切事情以后再提。”张九龄跪道:“虽然骨肉至亲,但皇上已立太子,且有长子十数人,何以溺爱不明。况杨玉环乃谶文所指倾覆我大唐江山之人,若她产下麟儿,必会动摇太子之位,储位之争,兄弟相残,前车可鉴,望请皇上三思。”

张九龄字字诚恳,一下子说动了唐玄宗,唐玄宗本来扶着杨玉环,双手急忙一松,杨玉环差点就摔倒在了地上。李林甫见状道:“谶文之事未必可信,恐有人故意栽赃嫁祸,皇上切莫被小人蒙蔽。”张九龄听罢大怒:“李大人若自恃忠臣,那天下都只剩小人了。”好似又要吵闹起来。

唐玄宗最怕耳根不能清静,大声喝止,一时间犹豫不决。杨玉环见状自回铁牢里,泣道:“既然皇上为难,妾身就算病死在这里,又当如何,总不能叫皇上难做。”杨国忠道:“娘娘身怀龙种,如何禁受的起潮湿,后果可是一尸两命。”

唐玄宗一怔,忙道:“爱妃温柔娴慧,一弱小女子,乞能倾覆的了我大唐江山,定是错了,朕不会相信的。”扶住杨玉环又要往牢外走去。杨玉环知道唐玄宗迷信,谶文一事未解,他心里怒终会有一根刺,就算现在把自己放出去,他日难保不会突然神经起来。她从来不相信天意,定是有人在装神弄鬼,即是人为,必有破绽可循,与其靠着月余腹子保命,还不如找到真像,除去皇上心中的那根刺。

杨玉环把手一缩,跪下道:“臣妾若是有罪,死而无冤。但臣妾不想死的不明不白。”唐玄宗忙问:“爱妃此言何解?”杨玉环道:“臣妾不敢乱说,只怕冒犯玄元皇帝。”唐玄宗道:“但教爱妃有理有据,朕就恕你无罪。”

杨玉环谢过了命,便道:“皇上试想,这尹喜系周朝人,曾为函谷关令,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虽有此事,究竟留符与否,无人得知。年湮代远,即有符,亦早毁灭,哪里还肯留着?”唐玄宗觉得有理,李林甫趋机道:“明明是假置灵符,欺君罔上。此人居心叵测,心之歹毒可见一斑。”直指张九龄,他之所以这般竭力欲除去张九龄,无非是想取其相位而代之。

唐玄宗道:“爱妃一语道破天机,朕为何没有想透这一点。爱妃先行忍耐,朕马上命人去查,若真有人暗施阴谋,无论是谁,朕绝不轻饶。”边说边瞥了张九龄一眼,出牢而去。李林甫等人也安慰杨玉环一翻,随皇上去了。

张九龄紧紧的抓着铁栏栅,漠名的走了神。杨玉环看他神情,问道:“作贼心虚吗?”张九龄摇头叹气:“杨玉环,本相小看你了,你不但有天姿国色,更是绝顶聪明,难怪我们多情的皇上,逃不出你的手掌心。”虽然自恃没有留下蛛丝马迹,但假的必竟是假的,但教有人刻意去找问题,乞有不水落石出的道理,张九龄深明此理,因此泄气,自言自语道:“不能尽忠报国,但教身死以谢天下,先皇啊,张九龄很快来侍候你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