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唐玄宗亲自到石碑上找线索,发现石碑虽刻意风化过,却不均匀,且见二十个字上没有墨汁脱落的迹象,显然不合常理。再加上两千多斤重的石碑,工程也算不小。张九龄又不会心狠的将筑碑之人通统杀死,唐玄宗一下圣旨,很快就找到了锻炼石碑之人,至此,张九龄讳造谶文一事,也就水落石出了。
唐玄宗亲自将杨玉环接出铁牢,对张九龄失望的道:“张相国,朕万万也想不到你会做出欺君这大逆不道的事情,朕真是看错你了。”张九龄没有辨博,只道:“臣所做一切,为的是大唐江山,问心无愧。”唐玄宗道:“好一个问心无愧,朕差点因为你,害了爱妃母子,朕差点因为你,变成无道昏君,你即然一点都不知悔改。”
通过这件事,杨国忠知道张九龄很难再翻身,乐得向李林甫一边靠拢,说道:“张九龄罪该万死,恳请皇上将他处死,以振国威。”唐玄宗隐隐有些不忍,问张九龄道:“你自己还有什么话说。”张九龄五体投地道:“臣无话可说。”
唐玄宗眼眶红润,好不容易说出一句话来:“朕不想这么做,却不得这么做,好好的吃一顿,明日午时好上路去吧。”两侍卫上前,将张九龄押了出去。张九龄面无惧容,反带微笑,瞪视李林甫,杨国忠等人,等人相继低头,不敢与之对视。
张九龄刚走,忽有内侍通报:“尚书左丞裴耀卿,补阙杜进求见皇上。”唐玄宗哪里还有心思理会,挥手道:“让他们回去,朕想静一静。”内侍去了又回:“两位大人说了,皇上若不见他们,他们将长跪不起。”唐玄宗吼道:“朕够烦了,他们爱跪让他们跪去。”内侍吓了一跳,刚想去传话,杨玉环将他叫住了。
杨玉环一直念在张九龄乃忠臣,没有对他发作,若不是他要制自己于死地,也不会弄到这副田土,见他年满七十,何忍身首异处,不免替他求起道:“皇上,张相国为国尽忠,欺君之罪虽不可恕,但念在他年老糊涂的份上,不如饶他一命,让他告老归田,以示皇恩浩荡,裴耀卿和杜进也会识趣离开,难不成真看着他们两人跪死不成?”
唐玄宗道:“爱妃出自真心,他讳制谶文,无非想要你的性命,你反替他求情?”杨玉环道:“臣妾好端端的,一点损失都没有,况且怀了身孕,就当为昨们的孩子积积德吧。”唐玄宗本不忍杀张九龄,见杨玉环求情,也便答应了,下旨调张九龄去荆州。
张九龄乘车出城,有数百百姓夹道泣别,所敬戒行酒,一一满杯喝下。裴耀卿和杜进更是送到数十里,才摇首惜别,叹首婉惜。张九龄随着马车一摇一荡,反倒是轻松了许多,不再管朝庭的纷纷挠挠,总算能好好的喘过一口气来了。
路行道旁,忽有一个中年妇人在那哭泣,一见马车,便迎上前来要见张九龄。张九龄命人停下马车,探头往外问她何故。那妇人自说刻意在此等候,只为替相国戒行,并献上一碗酒来。张九龄不忍拒绝,喝下了酒,马车再行一里多地,忽觉肚痛难忍,嘴里狂喷鲜血,才知那酒有毒,瞪大了一双瞪铃,死不瞑目。
唐玄宗得知此事,大哭不停,恰杨玉环在旁,便随口说了一句气话:“我倒有人心地善良,却也是口是心非,欺骗朕的感情。”明显认为是杨玉环派人毒死张九龄。杨玉环觉得甚是冤哉,但知道唐玄宗既然认定是自己,再怎么解释也没有用。况且就算自己没有做过,也定是那群朋党所为,于是将李林甫,杨国忠等人招致宫中,探明此事。
室里数十人,相对无语,没有人出来承认,杨玉环猛拍桌子:“敢做不敢承认,别以为本宫不知道是谁!”正所谓做贼者心虚,忽有一人跪倒在地,身体颤抖不已,明摆着是承认了。杨玉环定睛瞧去,那人却是杨国忠,不免意外道:“真想不到会是你。”将他拉起,狠狠的打了他一个耳光,喝道:“谁让你这么做的。”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