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层次来看,自我是由两部分构成的。
一部分是先天遗传的。包括体质,气质类型。一个人的寿夭,一个人资质,很大一部分是由它们决定的。就象是一个瓷碗和一只木碗的构成不同,它们存在的时间也就不一样一样。一个先天不足的人,注意是难以有大的所为的。因为干成一件事,要一定的时间,也要一定的承受能力,更要一定的意志力。这些东西决定一个人的成就。
在相同的身体情况下,成就的大小,又跟后天的学习有关系了。学习得到的东西,是后天补先天。
前一部分叫秉性。后一部分叫习性。
人之初,性本善,说的是秉性。
这两者的关系,就象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关系一样。
应该说,大环境决定小环境。这道理正象大河有水小河满一样。但同时,我们也得承认,特殊的小环境,它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对大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力。
中国古代人讲到这两者的关系,一般把大环境叫做命。先讲命不可违。但同时,通过人的主面努力,可以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环境,这又成了运,运可以由自己的作为来改变。
先天秉赋固然很重要,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目前的科学发展水平,对于一个人的生理水平的测定,还是不太发达。我们很难对两个的人身体状态,特别是智力状态作出一个准确地测量。大脑内部的情况,我们目前还处在探索它的分区和作用的地步,换一句话讲,对它的认识还处在蒙昧阶段。
对于不懂的东西勉强来讲,是胡说。因此我们还是不要讲不懂的东西。
以下我们来讨化关于习性的构成。
习性,它是指通过多少次的练习,作为,行动,最后养成习惯,在人体形成的条件反射。
当这种条件反射形成以后,不需要经过思考,选择,只要一个条件信号出现,一个自动作的动作就可以自动地完成。
从表面看来,它很象是本能动作,主体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已经做完了。有人把他叫做冲动,也有人把他叫做激情,还有人把它叫本能反应。但我们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他在婴儿的身上并没有这样的反应,而是我们后天习得的。
习性的本质是行动。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