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入审美境界-三十七、理念的本质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其他类型>如何进入审美境界> 三十七、理念的本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十七、理念的本质(2 / 2)

父亲生活在比较苦的环境中,孩子也在这种环境下,为了让儿子不现受苦,父亲决意要把孩子托出去。他用尽了力气,死死地抓着儿子腿,抓得儿子生痛,好象在捏死他一样,可是他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子出苦海。

以上三个片断,分别概括了三种情境,也讲出了三种理。那一种比较正确呢?请大家自己判断。

这样的概括方法,就是文学中提练主题的方法。

多少写作的人,都认为自己写的是真感情,写完之后不允许人改,也不许别人批评。看了以上的三个例子,你现在作何感想呢。

有以上三种想法的人,都以为自己是真诚的,可能会各执一端,互相批评,认为父亲慈爱的人,会骂把父亲叫做恶魔的人为牲畜,而叫父亲为恶魔的人,又会以为认为父亲慈爱的人是伪君子,假道学。最后一种,可能觉得前两种人是幼儿园的水平,是被孩子气的胡闹,是人的无知。

前两种人又会以为最后一种人是东扯西扯,说不出所以然的糊涂虫。

社会上的各种争论,就是这样的。各执一端,自以为是。

当然,我们知道的道理,更多的不是自己用观想的方式归纳出来的。更多的是从书上学上的,从老师那里听来的,从同学那里借来的。

作为一个短语和句子,我们是背过了,而且还可能在别人身上偶尔用一次。可我们本身对它们没有切身的真切的体会,这时候就成了口头禅。口念心不行。那是一句空洞无用的口号。

背过了很多道理,而没有实际经验的人,是纸上谈兵,一遇实际就会丧身亡国。相反,有很多实际经验,不会归纳的人,是狗改不了吃尿,一个错误害他一辈子。一生常犯同一个错误。

作为心中的念,背过的许多道理,于事无补,相反在关键时候,一直念叨这个道理,会影响注意力专注于对象身上,这样的人身体发呆,反应迟钝,只会坏事,不会成事。历史上的教条主义者就是这样的一些呆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