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长平之战前,老夫已在赵国广牧战马,大王十分重视,本欲封爵,但当时朝政一直由平原君赵胜把持,赵胜不允我这外族人封封,大王也无奈。上党之战,廉颇所率军队与秦军交战,略有损伤。退守长平。而此时长平却发生了一件十分离奇的事,无数战马不疲而亡,大王派老夫亲自视察,竟发现马是中毒而死。”
“而当时负责战场物资的就是郭纵,郭纵原本是平原君门客,没有主人的指示,他自然没有胆子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于是我便回邯郸欲回报,岂料半路上竟被人偷袭,我乌家死士死伤过半,幸好后土福泽,竟然让我活着回了邯郸。但是当我回到邯郸的时候却发现到处都是平原君的门客,就等着我回来。老夫差点就被两个刺客杀死,幸好马服君赵奢大将军大破匈奴得胜归来,路过将我救下,最后将老夫带进王宫,向大王面禀此事。”
项少龙心中惊道:“难道平原君竟是乱臣贼子?”
“当时我们三人都已确认,那一切都是平原君的主意,而且刺客也是他派来的。此事非同小可,因为平原君执掌朝政,整个赵国南方兵权全部都由他掌控,甚至连朝中许多大臣都是他的心腹,牵一发而动全身,况且目的为何,我们也不知,孝成王也不敢轻举妄动。”
“最后才知道平原君故意毒死马匹,竟是要让廉颇死在长平,因为廉颇是朝中近臣唯一一个有实权又刚正不阿的忠臣。赵奢将军的势力远离宫廷,他自然不必担心。除去廉颇,平原君若想篡位简直是易如反掌。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赵奢将军献上苦肉计,让人以为孝成王中了秦人反间之计,以牺牲赵括代替廉颇还朝,叫平原君也无话可说。最后廉颇还朝,大骂大王糊涂,却不知正是赵奢将军和大王的牺牲才换来了他的一条命。”乌氏的语气透露着难以言表的心情。
项少龙不悦道:“以四十万人的性命换廉颇一命,是什么君王如此无良?”
乌氏哈哈大笑道:“少龙有所不知啊!哈哈……”乌应元微笑道:“此事我略有耳闻,其实长平战场上真正死伤的人数不到十万人。”
“什么?十万?”项少龙早就知道那数据不实,却也没料到竟然不实到这个地步。
乌氏点头道:“赵奢将军一代名将,生得儿子岂是凡人?”“这么说……”项少龙更是惊愕得瞪大了眼睛,忖道:“难道赵括竟然是中国史上最冤枉的一个名人?”
“赵括虽然年轻气盛,却也是个良将。所谓的纸上谈兵都是那些读书人们暗自揣测瞎编造谣的。当然这事的内情也没几个人知晓。当年赵括领兵十万,与秦国六十万大军会战于长平,不仅将秦国五万前锋歼灭,而且还斩杀秦军大将白起的两个儿子。后来白起大军迎来报仇,赵括本想继续退守长平,只可惜天公不作美,那几日连日暴雨,山洪爆发,长平谷中淹死的赵兵就多达三万,余下人都以退回关内。放晴之后,赵括率五万赵兵回谷救人,却误中了白起的埋伏,五万多人全军覆没,赵括将军也死在乱箭之下。”
项少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其实,廉颇回邯郸的时候已经将三十万大军调到武安境内,回朝骂王也是事先安排好的。只不过赵括惨死,赵奢将军就一病不起,没过两年就病死了。平原君的门客们编造了无数诋毁大王和赵括的传闻,目的就是要为第二次图谋收买人心。不过等长平之战结束,大王也痛心赵括的死不安宁,最后联合廉颇和赵奢,在平原君进宫时将他制服。本来要将他秘密处死,大王却念及叔侄之情,绕了他性命,只是把南方军权拿回,未对外宣扬半个字,平原君到死都是受人尊敬的赵胜公子,”乌氏道,“而后来赵奢死后,李牧就接替了他的军政,在西北镇守匈奴。廉颇虽然感激大王救命之恩,却更愤愤他不杀平原君,所以一直以来廉颇都对大王心怀不满,一来为是自己的仇恨,二来为是赵括和那惨死的十万赵军。”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