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5章(1 / 2)

、防御性武术

心律立法十

悟善真道善真山月有早茶央林听雨音古法静庙众烟台飘光阴焙香醉禅意佛语入天堂是惟峨眉茶之道法真境也

看了这些,没一个地方能懂,可能是我没学懂汉人的文字。

赶紧不看,还是看综述好点。

全白话文的,才是我要知道的,想到这,才不管曹峰的要求,找自己想看的就行了。

综述总引说。

要了解峨眉茶道,首先要对峨眉山各大宗教的形成以及形成之后所产生的各种流派进行了解,在有史实的情况下作一些介绍。有一些传说的流派本书也列出,供读者参考。

峨眉山最早为我国道教布道名山,比佛教来到峨眉山修行约早1300年时间。我国史书《山海经?西山经》、《五符经》、《魏书释老志》、《汉书?地理志》、《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列传第九》、《天尊老君名号历劫经略》、《云笈七签》、《峨眉山志》、《明?峨眉道人拳歌》、《中国武术史》、《四川武术大全》、《乐山志》等书均有详细记载。自东周显王22年(约公元前370年前后),峨眉山隐士和后来的道家信徒合成,正式在峨眉山形成第一大流派“道家经学学派”,其方术和神仙思想也在全国形成□□地位。史载开创人为天师张陵,称号为“正一盟威之道”,老子为道教教主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提出的。著名的道家经书《五符经》、《三皇经》、《九仙经》、《飞弦羽经》等经书随之在峨眉山诞生。而同一时期诞生的另一武学流派“峨眉通臂拳”也由武术道人司徒玄空创立,并渐渐壮大。

道家经学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了相当一批授众,张陵死后,其子张衡,孙张鲁在原学派基础上创立史上最大规模的道教流派“五斗米道”,本派弟子多至数万户。到了汉灵帝熹平、光和年间,五斗米道在巴蜀地区广泛传播开来,峨眉山便在此期间成为仙道界最为□□的地方,该教义后改为我国正宗道教名称“天师道”。其流派经典《丹经》一书和《想尔注》一书也在张鲁时期全面修整完成。

公元477年南朝顺帝时期,据《义传》和《剑道》载,峨眉山道教历经本教争权夺利,发生三次较大规模的教派冲突。为保一方安定,于公元484年由太药道长创立三门剑术,合称为“峨眉剑仙派”。(一说为陕西全真派王重阳创建,但无史考。)峨眉剑仙派醉心于剑术、气功、养生三大方向,与峨眉通臂拳重于防身不同。与此同时,另一剑术门派越女剑法术也渐渐形成一个峨眉山道家防御性武术集体。

隋开皇杨坚(公元586)年间,药王孙思邈到峨眉山习炼药膳,著书《千金要方》。修道人与孙思邈一同常年研习百药,以茗载道,形成我国较早的一种茶药人群组织,这便峨眉道家茶学学派的起始。

据《五灯会元》载,自唐朝文宗(公元827年)时期起,我国佛教南宗大系临济宗门派,曹洞宗门派相继登陆峨眉山,大兴佛教思想,道家学派随之衰弱。佛教为世界最大的拿来主义宗派,凡是优秀的,符合佛教事业发展的,都一一收入教义全书。原峨眉山道家思想和创立的各大流派几乎六成左右被佛教临济宗门派收入其中。

、真要想入佛门

公元835间,峨眉山佛教临济宗门人灵龛和尚等人将临济气功、峨眉通臂拳术、峨眉剑仙术三合一,创建了我国最完整的“峨眉派武术”宗源。公元845由昌福达院禅师将原峨眉山道家药茶概念、道家养生经法和佛教禅悟思想融合,创立《峨眉茶道宗法清律》,形成最早期的峨眉派茶道宗源。

至此,峨眉山修身和修心的文武两派于唐王朝时期起,正式支撑起了峨眉山道教和佛教两大教义的平衡点,并发展至今。另外,目前关于峨眉山最为权威的地方志《峨眉山志》还对峨眉山历代重要人物作过较为全面的描述,如赵公明、三霄娘娘、白莲仙姑、东岳大帝等,虽然说过于神化了,但因这些人在峨眉山所创的一些门派或取的地名,至今还能一一见证。

由于峨眉山还有大量各类门派的历史遗迹和文物,于历史、政治和文化都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了解峨眉山各派的历史,只为更好地了解峨眉山各宗派本身的发生发展或消亡。作为现阶段峨眉茶道的传承人,我有必要编写这本峨眉派茶道书籍。有些历史可以忘记,但有的历史是绝对不能任人抹杀掉的。也许,有的读者会说他从来就没听说过有峨眉茶道,如果是这样,那是我这名接班人的错,我没有做好开发和宣传工作。外因只能说是我国80——90年代以前的各种打打杀杀信息,让大家对我国多家武术流派有深刻的认同感,而对于文绉绉的茶道好像无从了解。

我看到这里,总觉得这不是资料,而是曹峰在想出一本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