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章(1 / 2)

还说那些人跑到那去了并不知道,大家都很不在乎这东西,说两千年的东西了,太老,现代人不喜欢。

遇到曹峰这种,刚好就对历史越早的越爱得自己都要变形。

骂了几句败家子,才接受了老吴的建议,先去政府想办法,通过了才返回山上来修补。

如没通过,那就是白忙乎,再好也不敢乱用,现在这个社会,那个敢跟佛界斗。

老吴这人,他一旦出发到外地,基本是最权威的文化局代表人物,对政府这一块,他熟悉得如过家家。

进了峨眉山市,找到文化系统的同门,再约政府管委会,又约宣传部,旅游局,市委等等人马。

先不是谈茶事,而是吃喝,什么雪磨芋,野菜,血旺都是峨眉山特色菜。

一大桌开吃,都介绍了些什么人,我一个没记住,喝洒喝高了。

彝家女在峨眉山并不吃香,一上来就是喝,还说别丢彝族人的脸。

看起来,这一种方式,是老吴最在行的,过去我们出发外省,那种方式,老吴很难开展工作。

人还没下桌子,那些人就醉眼朦胧地说没什么,就将峨眉茶道送给成都作为为礼品。想怎么提练,怎么创新都无所谓。

不过,不论怎么搞,都不准换名,只能叫峨眉茶道。

久歌在一边乐了,主动给大家打酒圈子,一转就是十好几杯。

人还没坐稳,就先倒了,曹峰帮着将久歌抬到休息室,回来提醒老吴。

“最好形成文字,不能口头上说了算,酒桌上的话,好像都不算数。”

老吴当然明白,这类操作,他比我们中的任何人都懂。

喝完酒又喝茶,峨眉山茶,很好的。

一直谈到下班,老吴才将一切事务搞定。

第二天,一张赠予书盖了九个章,什么政府,市委,文化,教育,旅游,宣传,管委会等等都有。

这事儿要是由我这类人去办,一年能办下来,就得谢天谢地。

、吓死人不要人抬

可见,这个社会,应懂得官风路线才行,难怪局长非要将老吴安排给我一起。

说明局长很懂老吴的本事,省心的人,总会在最关键的时候省心。

处理完政府这边,我们一班子人马就按要求前往佛协。

一名叫宏山的和尚说什么也不同意给我们授权,说这东西虽然和尚很少修了,但也不能随便取走。

我说政府的几爷子些都同意了,你不同意也无所谓。大不了不要佛协的授权书,一样可以做。

宏山和尚几乎是哭丧着又嘲弄着:“是啊,现在那还有我们发言的权利。”

当然,最后在老吴的努力下,宏山和尚还是给了我们最后一道通关文一般的授权书。

自此,峨眉茶道的官文算是全部拿下。

接下来就是一项比较焦人的事,那就是到白龙寺承接传人名单。

我是女的,人家不认,说峨眉茶道的主修传人必须是男的。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只能先由曹峰接招,他是男的,而且对茶道也很有想法。

老吴说:“小曹你接了先,回成都到时再说下文。”

主持也认同,他说曹峰悟性好,正合他意。

这曹峰推不掉,只好不吱声地跪下接帖。我不知道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只觉得他有心事。

主持将经格禅师请来,将□□一一口授一遍,然后才登记载册。

说明正式成为峨眉茶道的主修传人,同时也成为峨眉茶道的惟一授权主持。

要求每年都要返回峨眉山报修一次,编修一次,讲经一次和闭关一次。

……

第二天,老吴和久歌都返回成都做局里的接手重组工作和学校教学程序的制定。

我和曹峰留在峨眉山,同主持和禅师一起提练峨眉茶道的现代意义。

曹峰将早期收集整理的资料和藏经格查出的资料一一对比,分析和排查。

一直忙了一多月,才基本忙出点头绪。

而这一个月,我除了睡觉,基本没事做,却又不能走。

按曹峰的说法,任何那一天,都有可能叫我进入写实性比划过程。

那时,我就是他们三人的人工道具,讲到那个步骤,我就得表现出来。

这个夏天,我好运气,就在这风景秀丽的峨眉山度完假。

而成都方面,几乎就完全由久歌一个人指挥教学。

还是教那宽义带出来的那一套简单而又怪异的东西,好在单位上杂事太多,局长没在意我在外的成绩如何。

九月中旬,曹峰同他师父主持才算将想要的新型峨眉茶道全部文字工作。才开始轮到我派上用场。

曹峰将所有文稿交给我,说他太累,想休息几天才动手,要我先面对文字找找感觉。

一大堆文字稿,差不多有六十万字,我说:“吓死人不要人抬?”

“这算是最精炼的啦!”曹峰说,“如果,按没删节的,至少达百多万字,你以为峨眉茶道是叫起好玩的?”

看样子,曹峰对这次重修峨眉茶道的工作,的确累了,他双手在头上抓了一阵子。

出门时又回头,想说什么,但终没有讲。

我拿了资料,走到后院亭子,心想这得看多久才能看完?

、曹峰的法号

放好一杯绿茶,才慢慢地阅读他们的作品。

翻开第一页,上面直书:宽轻修订。

宽轻是谁?我想了好一阵,推定应该就是曹峰的法号。

再翻,再吓一跳,这都是些什么?很难的字句。

《峨眉茶道宗法清律》

昌福/著

(清代演有和尚修订本1866年)

律言

律言一

露争一晓日薄归去只形春回凡发心起司源乱伐灵有不生众能无道天行边辞风招民害度生之德何故成休谓之于世

律言二

佛陀呻知吟育杂众单语一木悟送百家分之耳翡工之体正生之鄙恶心之瞻顺木经土经拾经造经水经火经具谓之于茶

律言三

茶全禅性禅全茶德理究通才地人学人得失均同则无何得上苑之风落上东之水取下仪之器集下沉之礼再无何学苍生而爱苍天习凡尘而助众物明无何谓之于诚

律言四

苍生一元佛典一叶肉身一毛年轮一周诩身一禅大隐一秋智者一片细发一丝尘埃一点茶法一品谓之于静

律言五

小规识□□细节度全谱博无水土间问而修饰真林中读禅语诗流梦童中酒色情生腐胸生一汗毛顺天得天道行明路平直谓之于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