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章(1 / 2)

点。别的呢,什么都没变,农民还是农民,日晒雨淋,还像过去一样,这就是我不赞成你的原因。你看你阿爸,气成这副样子,他也是为你好啊!”

汉晨说:“清泉说过的,他不让我吃苦,不让我挖地种庄稼,还要接我到街上去住。”

“谁不知道他是吹牛匠,春节回来,一天吹到晚,尽吹些不沾边的牛皮来哄我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人,幸好你三妹揭了一下他的底,不然,他怕是会吹得更凶更猛。他接你到街上去住,他的街上在哪儿?在双流还是在边城?全是废话,你也听得进去。”

人们常说,恋爱中的人是最糊涂的,什么好话坏话都听不进,惟独恋人的话最受听,最入耳。

汉晨就是这样,阿妈说了一大筐话,她几乎一句都没听清楚,只一个劲地想胡清泉这样好那样好。

等阿妈说得不想说了,她却突然冒了一句很有人情味的话:“汉食害病那一年,你和阿爸在医院里呆着,我和四弟五弟在家,连一颗饭都没有吃的,还不是人家曲比胡爹送肉和送米来照顾我们过一年。你们咋就这样忘恩负义了呢?如果不是阿爸这两年走狗屎运,恐怕我们家里不知还要白吃人家多少饭菜。”

话说到这儿,阿妈顿感难堪。

、神仙和凡人分别对待

“曲比家是帮了我们不少的大忙,但是,你也不该用自己的命运来报答啊?欠他们的人情账,该由我们大人来还。这不,他九妹不是你阿爸招进茶场去干活了吗?这也算是还了一笔人情账嘛!”

“那叫什么账?人家自己的劳动所得。”

阿妈无话可说了,呆坐在凳子上看大门外的山脉,很伤心。

过了一会儿,汉晨心生一计说:“好,算了,您别生气,我不谈就是了。你看着,我把他写给我的信统统烧掉。”

汉晨当真取出信件,放在堂屋的地上,一封一封地烧了起来。

心想:“以后的信,我就在学校里看一封烧一封,谁也别想知道。至于,考验胡清泉的事,我自有办法。”

阿妈见汉晨的这些言行,多少也就放心了。

当晚,汉晨给胡清泉写一封信,先是讲明家里发生的事,后又写道:“还有一个月就要放暑假了,你如果是真心喜欢我,就回边城来接我到双流去看你到底是在做啥。”

这封信发出后,汉晨的教书劲也没有了,整天有心无肠地在学校来回踱步。

汉国看在眼里,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索性问汉晨:“这是怎么了,学生都反映说你一节新课都没讲?有啥事说来听一听?”

“没什么大事,只是有点不想教书了。”

“不想教书?还是小事?讲讲为什么?也许我能帮助你呢?”

“真的没什么事,教书教厌烦了。”

“才教几年的书?就在喊教厌烦了,你姑父教了三十多年书还没听他喊一声厌烦呢!”

“姑父是国家公办教师,生养死葬有国家顶着,工资又高,教出了几年好学生就要发奖金。我们是什么?阿伯,你讲一下,我们属于什么教师?是不是代课教师?工资才有四十来块钱,村民补助的粮食每月才二十斤,是不是?我已经为各乡中心校教出过十几名全县优等生了,可是谁提起过我们这些代课教师的名字?连名字都提不到的老师,还谈什么奖金呢?我敢说,那些从中师大学毕业分配来全县各地教书的正规公办教师里,只要是与我同时参加教书工作,谁教出过五名以上的全县优等生,谁敢站出来说?国家就只知道将公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分开来以神仙和凡人分别对待。辛苦干下去,没底儿,所以,我不想教书了。”

汉国见汉晨用发气的语调,讲了一长串心里话,也替自己这样的代课教师喊了冤。

却还是说:“你姑父当初不也是代课教师吗?干不了几年就考上民师转成公办教师,你也可以这样学啊?犯不着赌下这口气呢,我老了,没这机会,希望你能去考。”

“阿伯,那是过去教师力量奇缺情况下的一种产物。现在就不同了,中师毕业生像土豆一样到处爬满,国家为解决他们的工作,还正在犯愁呢!也许过不了两年,我们这个小小的红村小学也会挤进来七八名教师,到那时,恐怕连你我喝水的机会都没有!”

“不可能,哪个公办教师会往我们这个穷山坳里跑?话又说回来,即使有公办教师分配到这儿来,到时这得要征求你阿爸和村长他们的意见才行得通啊!”

汉晨笑了一下说:“你想得倒美,国家制度怕搞倒了,上级听你下级的吩咐?梦也做得太明亮了吧?我阿爸只不过是一名茶农,帮助建设学校,那是应尽的义务,也是责任,并不等于有权力拒绝国家对公办教师的分配。”

、握着有点湿润的纸条

“你可以去考民师转公啊?”

“你的消息也是太不灵通了吧?这两年哪里还有民师招考的事。自从我哥哥考完那一年后,国家就下令不准再招考,你还不知道?”

汉国吃惊地问:“真有这事吗?”

“不错,如果还可招考,我早已经去考了。其实我担心的不是这些,我是在想,假如有一天,我们两叔侄都没有资格在这儿教书了,那些分配来的公办教师,有没有本事把我们村的这些孩子教出个人样来……”

汉国顿感悲哀起来,心想:“这一年多,自己虽然年岁大,却还在汉晨的教学方法里学到不少的好教法,对汉晨的心情也能理解,过去虽然两家人不和睦,但经过了这一年多的和好交往,对阿爸一家人的认识也开始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便对汉晨说:“你别着急,等放假了后,我们召集村委会的人开一次有关村教的会,看看有没有别的办法,你还是认真教好最后这一月的书,什么事都等放假再说。”

然而,事又凑巧,还没等到放假,上面就下达通知,下半年要分配两名中师毕业生来红村教书,一则增加班级,另一则就是去掉代课教师一名。

汉国、汉晨两叔侄哑然:“事情怎么来得这么快?”

就红村一次招学龄学生两个班,分两个年级都要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送往中心小学去了才能又招得够一班新的学生。增加班级等于空话,惟独去掉一名代课教师。

汉晨没等汉国开口便说:“我早就说过,不想干了,我走,你留下来照常当校长。”

汉国心不放而口放说:“你年轻能力又强,还是你留下来,我老了,我走要合适一些。”

“正因为你年龄大,才应该留下来做这种不付体力劳动的事。我年轻,可以去做别的事。”

汉晨的退让话是认真的,汉国的退让话就是假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