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章(1 / 2)

王妻有点生气地说:“接到你的电报就立即起程,谁知在杭州,班机因气候变化误了一天时间,到成都,又问了几个地方才找到坐乐山的公交汽车,等我到了边城,都不知问了多少人,才找到这个山窝窝,快受不了啦。”

王贤虎歉意得很,用浙江话说:“辛苦了,只要找到这儿就万事大吉,杭州方面的市场你打听了吗?”

“打听了,今年市场看好,估计早春龙井茶不低于八百元,碧螺春不低于六百元。”

“好,太好了。”

王贤虎拉着妻子来与汉籽互相认识,蒋先成暗喜极,前来不停地搬嘴。

王贤虎这才壮气对阿爸说:“老汉,如果我王贤虎购你的茶,你愿不愿意卖?”

阿爸对这忽然反常的话深感意外,顺口就说:“只要你出得起价钱,谁买我都愿卖。”

王贤虎开始打心理战:“要多少价才愿卖呢?”

阿爸也是一名精明人,一听话中有退路,便间接还话:“去年制的那样锅背子茶‘春分早’,都要卖上七十块钱一斤,今年你们来我这儿自己监制如此高档次的茶叶,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该给我多少。”

阿爸说完心想:“我虽不知‘龙井茶’和‘碧螺春’的具体价格,但是,一百块一斤应该不成问题吧?”

王贤虎因不知道阿爸对“龙井茶”和“碧螺春”的价格到底有没有了解。

心想,如再问恐怕这个老汉一样会反击,倒不如来个行语,先打基石,后再谈价。

“这批茶叶全是我和老蒋一手一锅自制出来,看在这儿是你的茶场,也看在你待我们不错的份上,我出一个不涨不跌的高价给你,你愿卖就卖,不愿卖就算了。”

、放屁也能吹燃火

“高价?有多高?讲来听听。”阿爸不紧不慢地说。

王贤虎见阿爸不愿上钩,只好苦着脸说:“龙井茶每斤二百元,不涨不跌;碧螺春每斤一百五十元,不涨不跌,想想看吧?”

阿爸心里一阵子狂欢:“我的天啦!果然高价,浙江人真是够交情,还以为只出几十块钱呢,吓我一跳。”

嘴里却装腔问:“你真地不愿涨了?”

王贤虎摸不清阿爸的想法,但根据边城的市场环境而言,应该不会出大问题,于是就硬着头皮说:“绝对不涨,涨一分钱我都不买。”

阿爸开始装腔说:“好,看在大家以后长期合作的份上,就卖给你。”

心里却说:“浙江人,你这回上边城人的当了吧!”

而王贤虎也在心里喜道:“四川人,去玩你的傻蛋吧!我已发财了,少说也要赚五十万元。”

蒋先成在一旁望着他俩,阴笑不止,心想:“你们两个都是笨蛋,争斗一阵子,我在一边不出资净捞钱,嗨!别看我老实。”

王贤虎因要赶时间,催阿爸找秤来称茶叶,这回阿爸假装不情愿的样子,懒洋洋地找来秤开始称茶叶。

“龙井茶二百二十六斤,碧螺春三百七十六斤。”

阿爸称完之后同王贤虎算账,王贤虎大方地说:“我和老蒋的工资就不要你付啦,技术费就在茶价里扣除,行不?”

阿爸不假思索地答:“一切你说了算,算账吧!”

王贤虎操起桌上的算盘,嗒嗒嗒地算起来。

双方就这样成交了第一笔生意,接着就是往后的再次开始。

阿爸没想到自己睁着眸子请技术师,倒请来两位财神爷,为自己带来如此丰厚的回报。

看来,只有大投入才会有大收获:“人啦,倒霉的时候,浑身霉得起冬瓜灰,好运来了的时候,放屁也能吹燃火。

这不,十多万就这样不经意地到手了,要感谢的话,得首先感谢张明荣的通风报信,其次还得感谢自己的胆量。”

王贤虎将钱交给阿爸,笑着说:“招的突击工人的工资,还是你付吧?我已经没有钱了。”

王贤虎心中有数,兜里的钱是不能随便滚出来的。

阿爸心想:“人家已说了不收工资钱,加上出了如此高的茶价,如果再要求他付工人的工资,的确有点说不过去。”

只好回答说:“好,工人工资由我自己承担。”

王贤虎看了看手表,对阿爸说:“希望你能给我几天时间,让我将茶叶送回杭州,行不?”

阿爸还没有发话,王贤虎的妻子就抢先对王贤虎说:“算了,你就把茶送到边城车站,我自己能带茶叶回去,每个转车点请人帮我装卸就行了。”

王妻站起身,拉着王贤虎到门外用浙江话说:“你留在这儿有好处,我回去自己能办好批发的事。如果那边茶叶大量上市后,价格跌不了多少,我可以发电报通知你,就在这边收购清明节左右时间的龙井茶,然后再运回杭州,不就更多赚了吗?”

王贤虎觉得可行,便让妻子进屋给阿爸马上请了一个晚上和半个白天的假,先送进城过夜,好搭明天的早班车,明天上午一定赶回来。

阿爸同意之后又找了一名力壮的工人帮王贤虎背茶叶,但要求工人连夜赶回。

王贤虎懂事,马上在兜里摸出五十元钱,递给这名男工,表示谢意。

、知道你要面子

王贤虎送妻子时,写了一张关于红村茶场的地址,吩咐在回到杭州的五日内必须发来电报说明情况,妻子点头应是。

次日,王贤虎回到红村茶场,才开始同蒋先成一丝不苟地教授阿爸各种制茶工艺技术,几乎到了开一门茶叶学功课。

从茶园土壤的培养,种植方法,田间管理,肥料投入,农药用品用量用时,各种采茶的标准制作,各种工艺名茶和机制普通绿茶的制作手段。

每天都要教阿爸用手学着烤出制茶时所需的不同温度,以及下手的轻重。

阿爸的认真劲,就像读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方法都记在脑子里和记录本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