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陛下的圣谕,当在成都和各州府城外都立此圣谕碑,以张陛下慈悲。”汪兆龄马上叫好。
圣谕碑,这就是后世被满清篡改的所谓“七杀碑”的原型啊。要说这首诗写得还真不错,有点哲理,比乾隆那个自大狂的打油诗要强点。
底下众臣也纷纷叫好,毕竟这首诗是可以拿得上台面的,而且老百姓也听得懂。张献忠大为得意,宣布,本年八月在开科举,在成都举行乡试。各州县,凡属贡生、秀才、监生,都得参加,有规避不赴者,着州县拿办,家产没收,妻子为奴,子弟充军。
再开科举也是汪兆龄出的主意,因为张献忠对于这些缙绅老是明里暗里抵制大西政权,已经失去了耐心。汪兆龄就用科举的办法把这些人骗到成都来,然后都杀了,一了百了。
开科举,张文秀就知道不好,老张要对读书人大开杀戒了,可自己还不能劝阻,毕竟老张并没有说要杀他们。
跟老张述职完成后,张文秀还去看了看孟儒望和利类思。两人现在的情况不太妙。由于当初两人被封为国师,各级官员看到两人如此受重用,都纷纷拜入天主教门下。这让两人着实辉煌了一阵子。两人一面传教,一面给大西造炮修历,生活很惬意。
但是到了六月,一切都变了。首先就是造炮的铜铁不够,加上士兵操作不当,曾经炸死了几个士兵后,红夷大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受欢迎。主要原因还是没有合格的受过严格训练的炮手,导致大炮威力不显,所以现在在造出了五门三千多斤重的红夷大炮后,由于缺金属,只断断续续造了数门一千多斤的红夷炮。
其次,张献忠在六月突然杀掉了数百官员,其中不少是皈依天主的教徒。而且从此以后,老张对他两人也不象以前那样尊敬了。还有几次被老张训斥,搞得两人很是不解,以为张献忠患了精神病。
现在两人一见到张文秀,两人特别是孟儒望象见到了亲人一样,述说近两个月受到张献忠的“虐待”,说现在自己澳门耶稣会花大力气来帮助大西,却没想到是如此结果,自己已经不想跟张献忠合作了。不过听何大化说奥斯卡你在建昌府把天主教发扬的不错,不但建了一个大教堂,还挺支持传教的。所以呢,我们希望到你建昌府去。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张献忠肯定不会同意的,因为他们俩对张献忠来说还有利用价值,而且如果自己把两人要到建昌府去,老张会怎么想?
于是张文秀马上拒绝了他们,但也没有把话说死。如果他们有危险,自己会在某个时间派人来接你们俩的,但一定要保密。
这两个人也是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坚决不能在明年在张献忠覆亡的时候被满清掳去,便宜了鞑子。所以,张文秀也准备在适当的时候把把他们偷偷接到建昌府来,为我所用。
在成都呆了几天,张文秀就回建昌府去了。在走前,张文秀告诉老张,马铃薯如果发芽了,就不能食用了,因为有毒,这在建昌府妇孺皆知,但如果老张这里不知道而酿成大祸,那就得不偿失了。
一回到建昌府,七月初一,张文秀马上就以为自己庆生为名,大赏军民。七品以上的文武官员赏赐金币一枚,银币两枚,铜钱两贯;九品到七品的官员赏赐银币两枚,铜钱两贯;士兵和吏员赏赐银币一枚,铜钱一贯;所有的老百姓包含流民每家赏赐铜钱一到两贯。并规定,到明年春节,建昌府所有买卖都需要用这些铜钱和金银币,现在居民手中有银两和黄金可以到官府去兑换金银币和铜钱。到了明年,不准使用银两和前明的劣质铜钱。
张文秀所铸造的金银币都是重一两,可以兑换一两重的金两和银两。而一枚金币可以兑换十枚银币,一枚银币兑换一贯铜钱。金币和银币正面都是四个大字“抚南文秀”,背面也是四个大字“赏金(银)壹元”。而铜钱正面也是同样的四个字“抚南文秀”,而背面则是另外四个字“飞虎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