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南王府,张文秀通知潘冶文拨出经费给沈云祚,让他好好去编写新的识字教程。对于识字教程,张文秀并不怕沈云祚夹带私货,在上面写些君君丞丞父父子子之类的犬儒思想,因为通过接触,老沈对这一套也不是非常在意。如果老张的名声再好一些,估计老沈就投降了。
“秉帅主,属下对铸钱有不同看法,其实是王府的一个文员对此有异议。”潘冶文说道。
“哦,是哪个读书人啊?去把他请来,看看他怎么说。”张文秀对此大感兴趣。
“属下刘茂遐参见帅主。”潘冶文领来的年轻书生开口道。
“哦,你是新来的吧?我以前好象没有见过你啊。听说你对我铸钱有不同意见。说说你的想法。”刘茂遐相貌堂堂,给张文秀的第一印象很好。
“是,听说帅主要铸造金币和银币,属下是非常钦佩,想当初大明自从先太师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白银从此正式成为国家货币,而大明两百多年铸造铜钱少得可怜,从此在市场上流通的基本都是白银,大额交易用银锭,小额交易用碎银。由于碎银分割不方便,万历以后有开始铸造铜钱,所铸精良,铜钱流通也多了起来。然而,到了天启以后,奸佞当道,以铸铜钱来敛财,以前大明的铜钱都是重一钱二分,铜七铅三,后来南京铸造的钱越来越轻,一枚铜钱竟然只有四分重,含铜量只有铜三铅七。所以老百姓到了崇祯末年基本不用铜钱,还是用银两。
然而,全部用银两,对国家的危害特别非常之大。中国之白银,大多是江南福建广东沿海的乡绅和海盗用天朝出产的生丝、瓷器、棉布等特产从吕宋、豪镜澳、日本等地换来的。白银全部进了私人腰包,政府财富却没有任何增加。于是乡绅愈富,政府相比民间,银两收入大为减少。于是自万历三大征后,政府财政日益枯萎,最终导致大明的灭亡。
现在帅主准备铸造金币和银币,那么银两就不能作为货币在市面上流通,这样,民间就算有再多的白银,除了打造器物之外,就是无用之物。而咱们政府就可以象铸造铜钱一样来铸造金银币,铸息想必非常可观。帅主真是高明啊。”
太有见识了,能把明末白银货币化带来的害处分析得这么透彻,确实有两把刷子。张文秀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于是笑问道:“你能看到这点,确实不错。但你只说了我铸钱的好处,却没有说有何问题。”
“铸造金银币当然非常有益处。但是帅主铸造铜币,而且还是铜八铅二,基本没有什么铸息。而且等这些精良铜钱投入市场,必然会被老百姓珍藏,不拿出来使用。就算帅主用强制手段让老百姓用咱们的精良铜钱,可是等建昌府和飞虎军控制之外的地方得知咱们用这样优良铜钱,那些外地商人必然会想办法从建昌府带出铜钱出去。这样,咱们辛苦制作的铜钱却为他人做了嫁衣。帅主不可不察。”刘茂遐继续侃侃而谈。
这一番话比刚才更显水平,从整个内外部环境来分析铜钱可能外流的危害性。人才啊,没想到潘冶文给自己找到了个宝啊。张文秀笑道:“想不到先生还有这样的见识啊,在中国有这样见识的人实在不多。不过,我确实准备用强制手段推广咱们自己的铜钱,我们的铜钱在我飞虎军辖内流通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其实你不必担心咱们的优质铜钱外流。因为在我飞虎军辖内,只能流通金银币和咱们自己的铜钱,银两和大明劣质铜钱是不能流通的。外地客商在咱们辖地内作生意,如果是买东西,只能用银两来官府兑换银币或者咱们的铜钱,如果不来兑换,他用银两付给本地人,自己就吃亏了,如果用大明的铜钱,本地人肯定不会要这些劣质钱。如果外地人是卖东西,他得到的是金银币和抚南铜钱。如果是大商人卖东西,肯定得用金银币结算,把金银币带走,而铜钱价值小却重量太大,咱们准备铸造一文铜钱重两钱,那么一贯铜钱就有十二斤半,一百贯铜钱就有一千多斤,他要运走一百贯铜钱要花的运费就非常多,还不如带走一百枚银币或者十枚金币,因为这几乎不要运费。如果外地人带走几贯铜几十贯铜钱,也没什么嘛,对比我一年铸造的百万贯来说,实在是九牛一毛。而且,这铜钱带出去以后,等于宣扬了我飞虎军和建昌府,必然有更多的商人贩运更多的货物来我建昌,必然会大大增加我建昌府的经济,也是个好事啊。毕竟咱们建昌府地小物产不多,需要商人们给咱们带来更多的物资,咱们损失一点点铜钱又算什么呢。”
“帅主的见识实在是比属下高得太多,看来是我杞人忧天了。”刘茂遐有些沮丧,本来以为自己这一番见识可以打动张文秀,从而得到他的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