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央桑布出生于盐井卫木里达克村,父亲为木里的世袭百户土司。降央桑布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习佛法,在二十岁的时候到西藏去深造,拜四世达赖和为师。
在西藏,降央桑布的佛学造诣已经闻名全藏,自己也准备在西藏修炼终生。但是大师劝说他回康区木里振兴黄教,修功积德。
于是降央桑布回到木里,设坛讲经,颁经布道。但是当时木里已经是云南丽江嘎姜(纳西族)土司木天王的势力范围,木天王自从在万历初年占领木里后,为了统治木里,修建了很多堡垒,派驻军队。而当时木天王已经不再支持黄教了。
所以降央桑布一回木里没几天,已经被木天王的人盯上了。老降没有兵力,无力抵抗,只好跑路,一路向东,逃入盐井卫,受大明盐井卫官员庇护,在觉洛修建扎西曲仑寺,在盐井宣扬佛法。后来在二十多年内,不断有木里黄教的教徒来投奔降央桑布,因为他是木里两大寺------瓦尔寨大寺和康乌寺的指定继承人(上一任活佛的转世灵童)。
在西藏,黄教受本教排挤,达赖和只好向在西域的顾实汗求救。顾实汗与黄教一拍即合,先是占领了青海,然后消灭了白利土司,占领了富庶的康区,并在崇祯十五年进入西藏,消灭了与黄教为敌的藏巴汗,供奉达赖和。
本来听说支持黄教的顾实汗取得了西藏政权,瓦尔寨大寺的摄政去西藏向达赖喇嘛求救,但是现在顾实汗正在巩固政权,抽不出时间来收拾木天王。
而木天王是大明的铁杆土司,盐井卫的官员当然也不会为降央桑布出头去跟木天王闹翻。所以老降看到四川被大西攻占,与大明为敌,觉得是个机会,所以就来求张文秀帮自己赶走木天王。
“这么说,顾实汗已经统治了西藏了?”张文秀问道。
“是的,顾实汗还重新修建了布达拉宫,让达赖进住。”
“哼,顾实汗是蒙古人,而且还投靠了满清,是为我汉人的大敌。既然你们黄教也算是残暴满清的同盟。大师是不是找错了人呢?”张文秀忽然变脸。
降央桑布有些吃惊,他想不明白这其中的关系,狐疑的问道:“王爷,此话从何说起啊。你们大西不是跟大明为敌吗?而大清也是大明的敌人啊。敌人的敌人不就是朋友吗?咱们应该是朋友啊。”
“谁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啊。咱大西跟大明相争,那是我们汉人自己的事,而满清大辫子是胡人,残忍凶暴,戮我百姓,改我衣冠,如此小丑怎么能是我们的朋友呢。你说,那个顾实汗是不是接受了伪清奴酋的册封了?”张文秀对顾实汗基本不了解,但却知道在明末,好象所有的蒙古部落都投靠了满清。
“这个,顾实汗好象在崇祯十五年就到盛京去朝见了满清皇帝,听说还挺受奴酋皇太极的重视。”降央桑布不想撒谎,很艰难说出了不想说的事实,自己没想到这个张文秀竟然敌视大清,但现在自己也只好顺张文秀的口叫满清。
“不过大师没有见识过满清的残暴,不知者无罪。大师的子侄应该还是属于前明分封的世袭百户土司吧?正好,木里本来就属于建昌府,我自会赶走木天王,大师要回去传教也不是不可以,如果让你在我飞虎军和蒙古人顾实汗之间做选择,你的立场怎样?”木里离建昌府很近,三百多里,你不听话,就灭你全家(也就是他的子侄),张文秀暗含威胁。
“这个,王爷如果能助我驱除木天王,恢复木里,我自当助王爷。至于满清和顾实汗,并没有帮助我木里,只不过与西藏的黄教有关系而已。只要王爷支持我黄教,小僧当竭力为王爷效劳。”降央桑布倒也很干脆,说得也合情合理。
“既然如此,我就出兵去驱逐木天王。你回去准备一下,把木天王在木里和康区南部的势力分布搞清楚,等你准备好了,咱们夏天出兵。等收复木里和南康区以后,我当扶助您传播佛法,以使您的名声超过达赖和。您的子侄也将世代为康区大土司。”张文秀给他画了大饼,当然如果能扶植一个威望可以抗衡达赖和的活佛,对招抚康区和青海的蒙古人和藏人有莫大的好处。
降央桑布立刻回去准备了,张文秀让人去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张文秀等老降走了以后,就去看沈云祚了。虽然老沈还没有投降出来做事,但已经在观察张文秀治理地方,而肖宏满和潘冶文也经常来请教他政事,他也有求必应。
一进沈府,却听一片哀悼之声,还挂了白布,好象死了人。奇怪,老沈一家都是青壮,并没有身体衰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