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秀离开雅州后,一路向南经过荣经、黎州、越西、宁番,最后回到建昌府的时候,已经到了三月初一了。在各州县督促各级县乡镇政府的建立,花了四五十天的时间。一到建昌地界,张文秀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大工地之中。到处都在搞建设,城内在修建府衙、王府、民居等,城外兴修水利、平整道路、重修驿站等,到处都是干活的人,也很有生机。
看来现在整个建昌府吸收了不少流民啊,肖宏满说现在整个建昌府一州五县共吸收了四十多万流民,张剑从其中吸收了一万多人参加飞虎军了,正在进行新兵训练。这些新兵都是十八岁左右的单纯强壮的小伙子。至于四十多万流民,有二十万人留在建昌府,其余二十万人分派到各个州县,由各个知县管理。反正现在张文秀拨给的资金充足,这些流民都有活干,饭菜免费提供,质量还不错,隔一天就能吃到荤腥,饭管饱;一个壮劳力如果努力的话,每月还可以挣得两三钱银子,虽然没有那些被选中当兵的每月五钱银子多,但在者乱世也算不错的了,比以前在家里种田也不差。
故这些流民还是很服从政府的安排,他们被严格的编为保甲,第一个任务就是建自己的宿舍。为自己建房子,虽然是比较简陋的,而且是好几家住在一起,但流民们还是很感动,更加卖力干活了,对于被保甲的不适应也没什么怨言。
“到现在就有四十万流民?现在应该还有不少流民正在涌入我建昌府吧?”张文秀对这个数目还是有些吃惊。
“是的,属下也没有预料有这么多,到二月份的时候流民突然暴增,并且人数一直持续增加。对于给流民的工钱,我们商量了一下,只要是干活的,都能挣到最起码一钱银子,如果流民身强力壮而且勤奋,或者有一门手艺,都能挣到两三钱甚至四五钱银子。钱咱们是够了,可是粮食现在快吃完了,按照现在的人口,粮食只能支撑到四月,而小麦要到五月分才成熟,马铃薯也要到五月底才有收获。并且现在流民还在不断增加。咱们是不是还要赶紧去买粮啊,要不就给这些流民吃个半饱好了。”
“这么说粮食有一个月的缺口了,流民的粮食不要省。我会从府库里拿出十万两银子,让赵平在宝兴县董卜韩胡和杂谷土司、刘志翔从脚备和马湖府那里买些牛羊猪肉回来,再组织那些流民中的老弱到山上去采集山菌,在田野沼泽去挖野菜,应该可以支撑到小麦和马铃薯成熟。现在已经是三月份,春天了,野菜山菌都出来了,不要浪费。我就看到建昌府到处都是野生的蕨菜。以前根据《农政全书》备荒篇编写的小册子现在不正好派得到用场吗?正好派几个读书人来指导一下流民老弱和妇女,到山上和田野去找粮食。”一个月的粮食缺口还难不倒张文秀。
“是,属下这就找王府长史潘大人去,听帅主提醒,才想起潘先生编撰的那些种田和备荒的小册子呢。还有,帅主,当初土改的时候分田地给老百姓的时候,并没有制定田赋和商业赋税的标准啊。到六七月份的时候,咱们就要收夏税了。而且那些失地地主也开始在开矿和从事各种商业贸易活动,再不收税就晚了。还请帅主赶快制订个收税标准。”
“哦,我倒把这个最重要的事给忘了。咱们不是废除了一切徭役吗?老百姓替官府做事也是有报酬的。明朝税率低,但徭役多,乡绅可以免役,吃亏的还是老百姓。这样吧,从今年开始,田赋为三税一,五年以后减到五税一。农民只需要交田赋,其余的杂税全部免除。至于工商业税嘛,十五税一好了。你赶紧去贴个告示,并说头五年三税一是抵扣政府卖地给他们的,五年以后的五税一,只要我抚南王在建昌,就永不加赋。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田赋全部用实物征收,稻麦和马铃薯都可以。”自从明朝中期以来,官府收税都是折算成银两的,农民在收获粮食后马上就卖给商人,商人由于粮食集中上市就乘机压低价格,农民大受损失,所以张文秀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决定收税用实物。
如果真的只向农民征收田赋,三税一还是比较低的,历史上在乱世中一些枭雄招收流民屯垦,征收的赋税基本上都是五成以上,比如曹操就是。
“还有,你去放出风声,就说为了保证战斗力,飞虎军每天都要吃肉和鱼虾之类的荤腥,现在建昌地小,鱼肉不够,要长期向民间采购。这样,老百姓就会去饲养鸡鸭猪羊等,挖池塘养鱼,发展副业。”张文秀在成都的时候就想到要养鱼,因为养鱼比从河里捕捞更符合生态平衡,并且你总不能一年四季都在江河湖泊里捕鱼吧,最起码春天就不行,三月份正是鱼妈妈产子的时候。而要让自己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鱼,池塘里养鱼是个不错的选择。现在正是三月,要养鱼的老百姓可以到河流上游去捕捞鱼苗回来养,时间正好。
“妙啊,虽然这个消息不是假的,但如果贴出告示,恐怕效果还没有小道消息好啊。几千年来,老百姓总是更愿意相信从官府里出来的小道消息。相必明天就有人要去买鱼苗和家禽畜生回家饲养了。不过饲养这些可能会浪费粮食啊,特别是养猪。”肖宏满提出了一点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