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啊,在明末还能喝道水井坊的酒,实在是太高兴了。好象水井坊在明朝就有了,品牌啊。这水井坊就在成都西城内,在张献忠进成都的时候,老板听说大西军最喜欢追赃助饷、盘剥富户,席卷一些金银细软与成都的一些富商逃出了成都,对于自己的产业也不管了,毕竟命重要。
老板一家跑了,伙计也就散了,当时大西刚立,人心惶惶,没人注意这个酒坊。后来一些投降大西任职的绅矜因为没有好酒,就把水井坊的那些伙计招回重新开张,专给张献忠酿造。现在张文秀喝水井坊,感觉度数大概有三十多度,在这个时代算是高度数了,十分过瘾。
老张问了张文秀一个问题,就是在十一月底的时候,大西发行了自己的货币,铜钱制作精良,含铜量高,铜九铅一,比前明的那些劣质铜钱好多了,可是老张怎么也想不明白成都百姓都把大西的好钱藏起来不愿意用,却还用前明的那些劣质铜钱。
完全不懂经济,张文秀在心里鄙视张献忠,然后就把“劣币驱逐良币”的理论解释了一下。张献忠恍然大悟,马上就想明白了,太简单的道理当时怎么就没考虑到呢,当时还以为这些老百姓因为心怀前明不愿用新朝的钱呢,现在也就释怀了,看来自己还是没有失去民心。
张文秀过完年在离开成都回建昌前到孟儒望和利类思新建的小教堂做了个礼拜,顺便来看看这两位现在过得怎么样了。两人现在混得风声水起,利类思专门整理《通天历》,制造天文设施如地球仪等,孟儒望指导几个工匠制造红夷大炮,都受张献忠的敬重,故传教非常顺利,连皇后陈氏以及国舅陈士楷都成信徒,再加上原本就是天主教徒的吴继善(老吴在十一月份的时候因为办事不合张献忠的意全家被斩)、严锡命等人的宣扬,现在形势一片大好。
对于张文秀这样的虔诚的教徒,孟儒望和利类思展开双臂欢迎,然后问何大化他们在建昌府传教进行的怎样?
“非常好,我本来准备在建昌东城修建一个大教堂,专门在川南传播福音。不过神甫你在四川也呆了三年,当然会知道建昌这个地方民穷地贫,加上要供养两万精兵还有很多流民,所以现在还正在畴钱,可能要到今年夏天才能修建。”张文秀对利类思和孟儒望诉苦道。
“奥斯卡,你虽然是个虔诚的教徒,怎么能如此小气呢?我可知道老万岁在十月分你开藩建南的时候给了一百万两银子,而且你在韶州的时候好象也收刮了不少银子吧?难道连建个教堂的几万两银子都没有?”孟儒望都张文秀的底细还是了解一些,知道他还有不少钱,所以对他哭穷很是不爽。
“哎呀,神甫你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我到建南那个偏远荒地去,要安抚百姓,要养军队,还有数十万的流民要赈济,哪一样不要钱。我听说现在大西有很多官员都信咱天主,捐赠了不少,反正你们也用不了,不如拿出来一些帮我在建昌修建大教堂。建昌府周围都是土著蛮夷,是发展教友的好地方,所以最好建个气派点的教堂。我这可是为了咱耶稣会的好。”张文秀有些厚颜无耻,想从他俩这里搞些银子回去。
最后张文秀还是从这里收刮了一万两银子回建昌了。这次张文秀先到名山,去看赵平剿高跻泰的战事进行的如何了。赵平回答说现在已经把高杨二人逼退到碉门了,自己还联络了宝兴县的董卜韩胡土司,准备到二月份的时候发动总攻,到时候高杨二人插翅难逃。
现在由于名山、芦山都属于雅州治下,从理论上来说县官由朝廷任命,对知州郝孟旋负责。但是,由于张文秀把名山县当作自己飞虎军的一个基地,驻扎有一个营的兵力,名山知县由赵平兼任,原来大西派来的知县被张文秀打发到雅州升官做了雅州同知,辅佐郝孟旋。
由于是把名山作为飞虎军最北方的军事基地,名山等于是军事管制,但县政建设也要进行。特别是现在自己粮食吃紧,张文秀让赵平要多修水利,大搞农业生产,一年稻麦两熟。至于土豆,不准备推广,因为名山县不太适合种植,还是好好的种水稻小麦吧。
另外,由于蒙顶山位于雅州和名山县境内,现在要趁中原和四川大乱的机会,大力种植蒙山茶,想尽一些办法提高茶农的积极性,提高产量。现在各地战乱,茶叶产量大幅度下降,如果自己增加茶叶产量,不但对西番换马,还可以乘机把蒙顶茶销往外省,换些钱粮回来。毕竟蒙顶茶在后世也是名茶,价格不菲。茶,是自己要扶持的一个重点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