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明-第六十节 破败建昌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西明> 第六十节 破败建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节 破败建昌(1 / 2)

到了建昌城后,张文秀的心情糟到了极点,因为整个城市一片破败,理想与现实差别也太大了吧。怎么会这样,毕竟建昌是四川行都司总部所在,而且是个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现在也没有发生什么战争瘟疫之类的,搞不懂啊。

于是把黄甲苗叫来问问是怎么回事?黄甲苗说主要是崇祯十年的地震造成的。地震?张文秀这才想起川西地震带就在这里,怎么就忘了这一茬呢。

不对啊,崇祯十年离现在已经有七年了,怎么现在看建昌城还没有灾后重建的样子啊。黄苗甲苦笑道:“帅主想必也知道,四川自从天启以来元气大伤,先是奢安之乱,然后是摇黄贼作乱,再是打五蠹,川人日益穷困。哪里还有什么钱来搞什么灾后重建啊?所以建昌城在这七年时间还没有完全修复,连各级衙门都只简单的修建了一半,百姓穷困,现在很多都没有房子住,就搭个棚凑合。”张文秀虽然已经被封为王,但觉得王爷没有帅主有气势,所以下属都还叫称他为帅主。

张文秀苦笑道:“我还以为建昌卫因为连接南北,又有打冲河(雅砻江安宁河段)的灌溉,气候适宜,应该是个富裕的地方。没想到现在竟然是这样破败,看来自己还得花大价钱来重建建昌城。”

“帅主这样想其实没有错,在天启以前,建昌还是很富裕繁华的,当年大学士杨慎就曾在建昌城流连忘返。在大明朝还很强盛的时候,也发生了强烈地震,在嘉靖十五年的那场地震,比崇祯十年的地震要强烈得多,全城基本被毁,并且范围也比这次大得多,但那次灾后重建很迅速,只两年,一个崭新的建昌城就拔地而起,帅主现在看到的城墙就是那次灾后重新建造的。而现在,他朱明七年都没有重建好,而要帅主重修,这足以说明大明天命不在,大西当兴。”黄甲苗乘机拍了个马屁。

嘉靖十五年的建昌地震,估计是七级以上的强烈地震,破坏力极大。据记载,“嘉靖十五年二月十八(1536年3月十九日)大地震,大于7又1/4地震级,公署民房,城墙摇倒,地陷水涌,下陷3到4尺。四川行都司、建昌卫、建昌前卫(司、卫同治西昌):大小衙门、官厅、宅舍、监房、仓库、内外军民房舍、寺观、墙垣、门壁、城楼、垛口、城门俱行倒塌填塞,压死掌印都指挥俭事及指挥、千户、百户、所镇抚、吏、土官、乡官及监生等,并各家及内外屯、镇、乡、村军民客商等死亡近万,伤者不计其数。间有地裂水涌,陷下三、四、五尺者。卫城内外,似若浮块,山崩石裂,城室尽塌。东岳庙祠倾圮。白塔寺铜香炉损其右耳。泸山光福寺地震坝塌,段氏所施之田,尽皆化为沧海。”

自己来重建建昌城,也算是个收买人心的机会。现代社会,要提高国内gdp、解决就业问题,一个好办法就是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反正自己现在有的是钱。本来在韶州、南雄收刮了价值五百万两银子的金银,这一年花掉四五十万两,在荆州的时候上缴老张一百万两,不过在自己从成都出发来建南的时候,老张又送给自己一百万两,说是开藩之用的。

有这么多钱不花,那就是傻子,张文秀可不是把钱藏在床底下的明朝人。趁此机会,自己在建南修城墙,修路,修驿站,总之就是大兴土木,进行基础建设。张文秀决定拿出一百万两出来,在两年内,在整个建昌五卫凉山地区进行基础建设,包括城池修建,抚南王府、衙门、民房建设,驿站道路重修,军事碉堡修建、河道水利建设等等,到时候让自己的幕僚拟订一个方针出来。等两年后所有基建完成后,自己就可以大展拳脚,向外扩张了。

另外,张文秀要大修土木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招徕流民,为我所用。在现在,整个四川大概有人口六到八百万人,当然有官府籍贯在册的只有三百一十万人。而自己控制的建昌五卫、黎雅,最多也就一百万人口,这对于张文秀的野心来说,实在太少。按照历史发展,到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四川各地纷纷叛乱,大西四处征剿,疲于应命。这样,各地民众纷纷逃亡,土地荒芜,流民到处躲藏,日子肯定不好过,而到时自己只要出少量的工钱就可以招徕这些流民。在乱世,这些民众只要能吃饱饭就算非常不错了,更不要奢望还有工钱了。

等自己招徕一百来万流民,既是自己的廉价劳动力,还是兵员补充的源泉,而且他们还会对自己张大善人感恩戴德,因为是自己养活了他们。

但是要养活这预计中的两百万人,建昌五卫和黎雅地区的粮食肯定满足不了。解决办法有两,一是在凉山地区的山地、旱地中种植马铃薯,这方面自己已经在准备了,在成都自己就印刷了数百册马铃薯种植指南,这可是潘冶文组织飞虎军中的秀才们在奉节县三个多月与老农一起种植马铃薯心得的整理。二是打冲河流域大修水利,增加田亩的灌溉,增加产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