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何大化这么替自己着想,张文秀当然不能让他失望,毕竟自己还有求于他,于是让他明天在教堂为自己在进攻武昌时牺牲的部下举行一场葬礼,送他们最后一程,也算是让何大化在自己的军中的漂亮首秀。何大化当然很痛快的接下了这个神圣的任务,心想自己果然没有看错张文秀,自己还没有付出就得到了酬劳,看来以后传教事业就要顺利很多了。
其实,给这些可怜的部下举行一个天主教的葬礼,也是张文秀的一个灵感。攻城那天,自己部下牺牲了近百人,本来自己就想找个地方把他们安葬了,厚抚他们的家人,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麻城人,家属离武昌都很近,甚至有些家属都跟着自己到了武昌。不料,却遭到了自己军中的文书潘冶文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与其厚抚其家人,不如给他们每人一副还看得过去的棺材,让他们入土为安。原来现在明末,不管是官军还是农民军,士兵死后,也就是找个地方挖个坑给埋了。能埋还算不错了,有些士兵死后,由于没有人打扫战场,抛尸荒野,实在是很可怜。
潘冶文是在麻城的一个童生,在麻城的文化人中身份很低,一直过得不如意,在张文秀进了麻城后,周文江来招揽他,于是就进了飞虎军中当了一名文书,由于表现好,被张文秀提拔为自己的贴身文书,帮自己起草文书,有时也出出主意。潘冶文在军中几个月,一直用心观察,发现张文秀虽然治军很严,却跟士兵同甘共苦,一同训练,而且士兵的伙食很好。很明显,张文秀是笼络军心,让士兵给他卖死命,但是,张文秀持之以恒的跟士兵同甘共苦,按时给士兵发响,没有那个士兵不愿给这样的上官卖命。
张文秀待自己也很好,潘冶文当然要替自己主公考虑,自己主公在大事上非常精明,可在一些小事却有些糊涂。在中国人看来,死无葬身之地是最可怕的,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很多人在死后都只能草草的埋了,连口棺材都没有。主公待士兵极厚,却没有想到此处,对这些阵亡的士兵也准备找个地方给埋了,虽然说要厚抚其家属,但这样却显示不出主公的与众不同的仁慈之心,所以自己一定要提醒他。给每个阵亡的士兵打一口棺材,那么不但其家属很感恩戴德,活着的飞虎军将士们更会给主公卖命了,反正就是死后就不会做孤魂野鬼。
经潘冶文的提醒,张文秀翻然大悟,中国人最喜欢风光大葬,其实不是给死人看的,而是给活人看的。现在买一口最便宜的棺材,要六两银子,稍微好一点的,十两银子。这样自己花不到一千两银子,却让自己部下对自己忠心耿耿,划得来,而且自己这么做也不算虚伪的作秀,毕竟,没有人不愿自己不受尊重,即使是在死后。
张文秀本来是想在明天给这些将士们找个地方用棺材下葬,现在看来,要把事情做圆满一点,就让何大化为他们举行一个天主教的葬礼。张文秀并不担心士兵们会对天主教产生什么抵触情绪,因为他们会被张文秀给自己死去的同事们买上好的棺材(相比在乱世中许多人死后根本就没有棺材而言,价值十两银子的棺材当然更显珍贵)感动,而且还给他们举行一个庄严肃穆的葬礼,他们应该不会去想为什么不请一些和尚道士来超度亡灵,而让一个西洋和尚来超度。再说,其实下层中国老百姓都是多神信仰者,遇神拜神,遇佛拜佛,什么神都信一点,但对每个神都不是虔诚的信仰,以前看《疯狂的石头》里面的那个黑皮平时拜关二哥,到了下水道碰到了麻烦,什么菩萨保佑,阿门阿门的通通都来了,现在自己在葬礼这件严肃的事情上给他们偷偷的打上一个天主教的烙印,也没什么关系。
跟何大化商量好明天就在教堂外面举行一个简单的集体葬礼,再把他们安葬在教堂后面的蛇山上,在他们的简易木制墓碑(石头墓碑太麻烦,也没那么多时间)刻一个十字架。完了,两人讨论了那个张文秀在四月分给何大化的几何题。
张文秀突然想到炮兵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明末三大汉奸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的火炮部队为什么这么厉害,就是因为他们在崇祯四年叛变前曾在莱登巡抚孙元化手下接受了朝廷从澳门花高价请来的葡萄牙军官特谢来科雷亚等火炮专家来训练他们使用西式武器,他们是当时东亚地区最为先进的火炮部队。崇祯六年,走投无路的他们从海上突围投降了后金,皇太极得知他们带者二十多门红夷大炮来投降,欣喜若狂,亲自出沈阳城三十里来迎接他们三人(其实是张文秀记错了,尚之信并没有参与一只鸡引发的吴桥兵变,所以皇太极迎接的是孔、耿两人,不过,尚之信在三个月后由孔有德策反投降了后金,作汉奸也只晚了三个月而已)。三人很受皇太极重用,在崇祯九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即皇帝位时,三人都被封为王,一时宠信无双,比起他们的老前辈李永芳、佟家还要风光得多。究其原因,就是他们三人使明清火器质量有了颠覆性的转变,自此,满清的火器是他们在战场的最大的利器,攻锦州,炮轰潼关打得李自成抱头鼠窜,攻扬州和江阴等城池,都是靠大炮。
三人受皇太极和满清重用,并不仅仅是带了二十多门红夷大炮来,而是他们比较熟练的掌握了使用红夷大炮的技术,他们的炮队有铳规等测量仪器,而这在当时中国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当时,后金也开始仿制了一批红夷大炮,虽然性能不是太好,但也不至于太差,后来又从明军那里缴获数十门红夷大炮,但没有哪支部队比此三人的火炮部队受重用,因为他们的炮手是中国最专业的。而其他使用红夷大炮的部队,都由于没有接受过西方军事专家的专门训练,在操作火炮的时候,不是频频发生事故,就是打得没有孔、尚、耿三人的炮手打得远打得准。
想到此三人,张文秀有点记恨孙元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一个技术员、工程师,当什么军官嘛,还搞军队的火器化建设,偏偏识人不明、驭下无方,结果自己身死名败,反倒便宜了满清,如果单从事情的结果来看,孙元化你这老头还真是民族的罪人啊,典型的由于能力不足而好心办怀事。
自己现在没有红夷大炮,但能熟练操作大炮的优秀炮手的培养则要抓紧,否则等红夷大炮造出来了,却没有好的炮手,那不是耽误大事嘛。虽然,炮手不需要掌握高深的数学知识,但自己现在组织一些读书人和灵活的识得一些字的士兵来学习《几何原本》中的一些相关知识,对于以后培训炮手,甚至是培训火炮制造人员都有点好处了吧。最起码他们懂了一些数学理论知识,再由澳门来的军官来培训,学习操炮技术来应该领悟很快,所以现在就是打一个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