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农作物的事情,张文秀先把它放到一边了,怎么把话题引到枪炮上来,而且还要让何大化心甘情愿的帮自己,难度很大啊。不如直奔主题,不如先试探试探他对明朝的态度,在历史上1643年何大化在张献忠进攻武昌府的时候逃离武昌,是对大明的忠心还是怕张献忠呢?如果是对大明忠心,那可就不好办了,张文秀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
按照自己的历史知识,十六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有征服中国的计划,而在远东的传教士从法理上说都必须效忠葡萄牙国王。虽然后来在耶稣会士的劝阻下,两国都放弃了这一狂妄的计划。原因有两个,一是西班牙特别是葡萄牙的实力急剧下降,二是两国政府在这些耶稣会士帮助下认识到大明的综合国力要比他们强得多。现在耶稣会士应该跟葡萄牙政府有很深的关系,好象澳门的耶稣会的经费都是葡萄牙人捐助的,他们对大明应该没有很深的感情。
而且从历史上看,在1644年,深受崇祯器重、为大明铸炮的汤若望很快就投入了满清的怀抱。而毕方济神父到处为南明隆武帝奔走,还有瞿安德神父更是为永历帝出使罗马。这些耶稣会士对于中国的各个政权并没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们为各个政权服务,主要是跟高层的关系,利用这些关系来传教,并顺带争取澳门葡萄牙人的地位。
既然不是大明的死忠分子,那就好办了,只要对症下药,不怕你何大化不帮我。现在耶稣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好象是经费不足吧。因为,澳门耶稣会的经费有三个来源,第一部分是从欧洲教会和葡萄牙王室划拨过来,第二部分是从葡奥当局的税收中提成一小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在澳门的葡萄牙教徒的捐赠,另外,好象耶稣会也做点生意。
但是,这些财源现在基本已经枯竭了。首先,欧洲教会基本在17世纪以来从来就没有按时、足额划拨,而葡萄牙王室在1640年复辟后穷的要命,还要葡澳当局的捐赠,更不要说给耶稣会经费了。
其次,澳门现在是一潭死水了,根本就没什么税收。自从葡萄牙人在16世纪后期垄断了中国对欧洲的贸易后,澳葡当局和澳门的葡萄牙人大发其财。当时,澳门葡人垄断了东西方的三条航路。第一条,是澳门―马六甲--果阿―里斯本,葡人把中国的丝绸等商品经印度洋运到欧洲,利润翻番。第二条,澳门―长崎,主要是用中国的生丝换取日本的白银。第三条,澳门―马尼拉―阿尔普尔科(墨西哥),葡人把中国产品运到马尼拉,用来换取西班牙人从美洲掠夺来的金银。但是,现在这些航路基本报废了。荷兰人夺取了许多葡萄牙在印度洋的殖民地,并在1641年攻下马六甲,彻底切断了第一条航线。1639年,日本正式闭关锁国,禁止天主教,驱逐葡萄牙人,第二条航线也中断了。1640年,葡萄牙脱离西班牙独立,1642年消息传道澳门,举城欢庆,并在1643年杀死了马尼拉总督任命的管理澳门对日贸易的官员,并要驱逐在澳门的西班牙人和西班牙传教士,马尼拉总督当然不爽了,立马切断了第三条航线。所以,现在澳门人没什么事情可做,也就没什么收入,税收也谈不上了。
再次,由于澳门的三条航线被切断,澳门葡人无事可做,财富急剧下降,捐赠给耶稣会的自然也就大幅缩水。航线被切断,耶稣会那一点小生意也做不成了。
总之,远东耶稣会基本就依靠澳门葡人,现在葡人日子非常不好过,耶稣会的经费也就不会充足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张文秀本来准备捐一笔款给耶稣会,现在觉得还不如给在澳门的葡萄牙人一个希望,那就是在我张文秀的支持下,他们能过上好日子,摆脱今日这受穷的日子,要给他们画一个不大不小的饼,要取得他们的初步信任,那就是联姻。
于是,张文秀对何大化说道“德川先生,听说你们葡萄牙人现在在澳门的日子很不好过,是吧?”
“是啊,奥斯卡,你对天下的事了解得真多啊,我真不敢相信你仅仅是个将军。三年前,朝廷禁止澳门葡人到广州去贸易,我们的日子非常不好过。”
“我还听说荷兰海盗现在在亚洲纵横无敌,你们葡萄牙人的商船都迈不过马六甲了。而且日本禁止你们到他那里去贸易,那你们葡萄牙人现在靠什么生活啊?”张文秀慢慢诱导。
何大化又吃了一惊,问道:“咦,你这是怎么知道的,难道是那个福建商人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