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明-第六节 座谈会(求推荐和收藏)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西明> 第六节 座谈会(求推荐和收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节 座谈会(求推荐和收藏)(2 / 2)

当大家听到赋税太低导致大明要亡的观点,众人都是一脸茫然。张文秀还在鼓励大家发言。第四小队队长冒少辉说:“藩王占田太多,王庄附近的农民如果不投靠藩王日子就很不好过,更可恨的是这些藩王在灾年不但不捐粮救济灾民,反而趁机低价收购民田”冒少辉是河南人,对这些藩王恨之入骨。

“这其中道理你就不知道了,自靖难之役后,朝廷对宗室防范很严,不准他们参与政事,还派锦衣卫监视。如果这些藩王经常救济灾民,朝廷一定以为藩王是在借机收买民心。你看历次大灾,当地的藩王根本就不发粮,不想管也不敢管。”谢师爷倚老卖老道。

张文秀接着说道:“本朝工商业发达,但商税却低的可怜,贞卿兄,你走南闯北,当知京师江南那些商贾巨富,家产百万以上者都不少,这些人富可敌国,却交那么一点点商税,是不是不公平呢?而农人辛苦劳作一年,所获收成还值不了富商一顿饭。依我看,我大明收税收错了对象,应该多收工商税少收一点农税,而不是相反。”

对此说法众人心有戚戚,都说这些富商穷奢极欲、为富不仁,应该课以重税。

看到有些冷场,张文秀决定换一个话题,问道:“你们对满州鞑子怎么看?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这次先发言的竟然是王秀才:“建虏乃化外蛮夷,不足为虑。”看来中原大地的民众没有尝到满清的残暴,对其知之甚少。

谢师爷不同意王秀才的看法:“王兄谬矣,满州鞑子可是我大明的大患啊。自万历末年奴酋努尔哈赤造反以来,我大明在辽东屡屡失利。从崇祯二年以来,鞑子五次入关,在京畿附近杀烧掳掠,如入无人之境,现今鞑子又入关了,还呆在山东呢。”

看来还有明白人啊,张文秀补充道:“正是鞑子兴兵造反,朝廷劳师费饷,不得不加派兵饷、辽饷,致使内地老百姓活不下去,不得不造反。现今鞑子已经占领了山海关外的土地,窥视关内,真是我汉人的心腹大敌啊。”

第五小队长张剑有点不解:“我听说鞑子茹毛饮血,留着一根大辫子,勇不畏死。鞑子在关外打明军,我们义军在关内打明军,都是打明军,怎么就是我们汉人的大敌呢?”

周文江解释道:“咱们跟明军打那是兄弟打架,但是满州鞑子是蛮夷,鞑子凶残,如果鞑子在关内站稳了脚,恐怕长江以北都不保。”

看到众人对满清几乎没什么认识,张文秀很是担心。历史上李自成由于对满清疏于防范,在跟吴三桂在山海关火拼时,辫子兵突然加入战局,大顺军出于对未知的恐惧,马上就崩溃了。满清明年就要进关了,自己底下的兵可不能对满清一无所知。

于是,张文秀给他们普及了一下满清的知识:“满州鞑子属于女真族,女真人你们知道吧,那个跟岳爷爷打仗的金兀术的就是女真人。据说现在的满州鞑子就是他们的后代,他们是游猎民族,也就是在深山老林里打猎,不事生产。自从鞑子占领沈阳后,就强迫汉人给他们种地,而鞑子们专门负责打仗。他们虽然不放牧,但跟蒙古人一样,精于骑射,现在已经降服了蒙古人。真正的满州鞑子男女老少只有二三十万人,但在关外统治着数百万的汉人和蒙古人。鞑子的军队实行的是八旗制度,即正红、正白、正黄、正兰与镶红、镶白、镶黄、镶兰这八旗。每旗大概五千到一万多人,有满八旗,蒙八旗,还有汉八旗。满八旗都是真鞑子,鞑子男十岁以上七十岁以下都要当兵,最为彪悍。汉八旗由辽东汉人组成,这些汉奸以前大多是大明辽东军,其中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这三个大汉奸底下有很多红夷大炮,以后我们碰到他们时要小心。我估计他们很快就要举国来犯我关内。”

第二小队长刘志翔问道:“这么说来,满州鞑子最多也就二十万人马,怎么会举国来犯呢?”张文秀答道:“你不要小看了鞑子,他们也很狡猾,加上现在又有许多汉奸文人和明朝降将为他们卖命,这些人对大明可是了如指掌。鞑子的祖先金国人,当初才两千兵马就敢造反,不过十年时间就灭了辽国和宋国这两个超级大国,入主中原。关键是我们汉人现在在内斗,农民军跟明军在斗,朝廷内部也在内斗。只要我们汉人团结一致,外人又怎么会有可趁之机呢?如果不得不内斗,那我们也应该让自己尽快强大。”

再谈下去也谈不到什么东西了,张文秀宣布散会。张文秀自觉没有王霸之气,只好以自己的见识慢慢影响身边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