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鸿远公司悄悄展开的行动,一直都没有脱离保管员的视线。
吃在鸿远、住在鸿远、工作生活都在鸿远,什么事情能够“绕过”保管员。不说、不应该说的不说,但不说、并不是不知道或不想知道。保管员的谨慎、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是人生的跌宕起伏,让他不得不“严肃”起来。因为不说,所以包括兰力都不知道保管员的“根儿”与“底儿”。
老板还背着编织袋子、到处贩大米的日子,保管员的父亲、老板的同窗好友,就常常提供一切能够提供的帮助。从管吃、管住到联系买家,在那个投机倒把还是很大的罪名的时候,这样的帮助、不能不没有风险。况且保管员的的父亲坎坷一生,官运与老板比起来、更是“悲惨”。家境不宽裕的情况下,二话不说的“管吃”与“管住”,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有多么重要。
保管员本来“气吞山河”,做为家乡的第一个文科本科生,自以为功名之于我、唾手可得。毕业以后,确实也是一路顺风,区政府的秘书、档案局的副局长、司法局局长、区长助理……可谓是凯歌高奏,但世事沧桑,一些不期而至的意外与意料之中,让他风华正茂“沦”为副处级“调研员”,憋一口气,“不干了”、一个猛子扎进“商海”,结果“呛”得只能翻白眼儿。
不服,在保管员的人生辞典里,没有屈服两个字。他背起行装,准备“南下”、去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就在这个时候,鸿远已经赫赫声名。保管员的父亲给自己的同学加至友打了电话,有什么说的、老板亲自把保管员领到鸿远,想干什么、自己挑――保管员自己选择“成品保管员”的时候,确实有些“洗心革面”的意味,没有想到、自己的才识,从些得到一个舞台来展示。
“知无不言”,对于老板来说、一些重大的问题与风险,只要保管员发现、都会及时单独“进言”,当然是对事不对人、不但提醒风险和提出问题,每一次、都会有解决的办法与方案。信任、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父辈的友谊“继承”来的,是保管员几次“力挽狂澜”式的“贡献”争来的。如今,老板的儿女都明说:“有保管员、还用得着我们……”
老板确实是一个出色的商人,他知道投入与收获的关系,而且知道如何巩固和加强这样的关系。生活上,老板不允许老板娘“无微不至”、气得老板娘骂“忘恩负义”,其实、保管员这样的成年人,“无微不至”反而会成为负担。老板给保管员的工资,常常让公司里的人不理解“赚这么几个钱儿、出那么多的力”,事实工资之外、是比工资高出许多的“津贴”和“补助”――
保管员的家乡,那是鸿远传统的“根据地”,销售比较稳定,但老板二话不说,一纸准备好的合同、拿出来让保管员“签字”――由保管员“承包”那里的分厂,所谓的“约束”、只不过是象征性的“管理费”……
老板娘背后嘀咕过,那里的收入“分给”保管员,让她有些心疼、“给的是不是太多了”。几件事以后,保管员的“定盘星”作用,让老板娘觉得“值”。
不想争什么,甚至许多次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可是,每一次都悄悄地自己打开行李,放弃了。保管员很欣赏老板写在墙上的那段话:“屈己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这是“三国演义”里、刘备的“名言”,一代枭雄尚且不敢“挑战命运”,自己又有什么“依恃”?再说,没有十足的把握,保管员不会允许自己再“冲动”,毕竟年纪大了、人想得会更周全一些。
没有想过“成为老板那样的人”,即使省城这个机会之地,对保管员的吸引力都几乎为零。喜欢读书、喜欢浏览网络新闻,写一些文字,想一些事情。然后,就是工作、维护鸿远公司,实际上就是维护自己。只要鸿远公司与自己的合同存在一天,鸿远公司存在、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就有一份稳定而可观的收入,这是老板的好处、保管员知道“受人滴水之恩”,要“涌泉为报”。
兰力、保管员从来就没有看上过,没有八旗家世、却有八旗子弟的喜好,这种人、纯粹一个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游戏人间”,根本不值得关切。
不过,因为兰力的事情涉及到连红,保管员不能不“特别关心”――
“人非草木岂无感”,对于连红、保管员有自已都不能说服自己忘掉的“莫名”好感。虽然不涉于风流,虽然仅仅是“工作关系”,保管员不想骗自己。
不是正人君子、也不缺少“风流韵事”,保管员与公司里的女同事的“暧昧”,好象早已经是“旧闻”,司空见惯、大家会认为“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