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楼兰·殇> 关于消失的楼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关于消失的楼兰(2 / 2)

考察组先后在吐鲁番博物馆、高昌故城、吐峪沟、洋海古墓遗址等地进行了一系列考察。之后,考察组来到鲁克沁镇,木卡姆艺人阿合买提给我们讲了一个流传在当地的楼兰故事。这也是考察组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听到来自民间的有关楼兰的故事。

相传楼兰城里有一个懂鸟语的老人。一天,老人听鸟说,三天后有沙暴来袭,躲避沙暴的唯一办法是准备40天的粮食和水,然后,立一根高高的木杆。沙暴来时,人抓住木杆顺风转动,才不会被沙子掩埋。大多数楼兰人不相信。结果,沙暴过后只有很少的楼兰人活了下来,楼兰城则完全被沙子埋没了。无奈之下,剩下的楼兰人分成两路,一路去了且末,一路来到今鄯善县鲁克沁附近定居下来。

寻找活动自此似乎有了某种突破。然而,好运并没有接踵而来。接下来的一天,考察组一行在没有向导的情况下,费了许多周折,来到哈密市附近的拉甫却拉克古城遗址。

考察组专家张平说,拉甫却拉克城是唐代的纳职县城。史料记载,抵达鄯善的一部分楼兰人,迁居到了纳职。但遗憾的是,纳职城没有进行过考古发掘,祖居在城下的阿布都热依木也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接下来,考察组将希望寄托在据说距楼兰最近的沙漠村庄迪坎尔。我们找到了有着典型欧罗巴血统特征的尼亚孜·塔依甫老人。他的爷爷曾给斯文·赫定当过向导。

他说,自己家在迪坎尔已历四代了。以前,他们的家在罗布泊附近一个名叫幸格尔的地方。后来,由于那儿土匪太多,便迁到迪坎尔。1955年,他家迁回了幸格尔,1961年又重新回到了迪坎尔。

失望的情绪笼罩着考察组里所有的媒体记者。

随队的新疆考古界两位专家由于多种原因先期离开了考察队。两位专家在活动中谨慎的学术态度,让媒体记者产生了不知所往的感觉。记者突然想起鄯善县宣传部干部加帕尔的话。他说,事隔上千年,书本都没有记载清楚的东西,老百姓当然更不知道了。何况,楼兰的名称是在近些年才广为流传的。

仔细想想,其实,人们在一开始就走进了误区。时隔1500多年,在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的情况下,想找到所谓的楼兰人的后裔,其结果可想而知。楼兰城的确是被遗弃了,但曾经生活在楼兰城的楼兰人,并没有随之消失,在后来的多民族融合过程中,楼兰人实际上已经融入了其他民族之中。(完)(段明涛编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