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楼兰·殇> 关于消失的楼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关于消失的楼兰(1 / 2)

新华网乌鲁木齐12月22日电1901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意外地发现了消失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楼兰古城。多年来,随着一次次新的考古发现,楼兰以及被塔克拉玛干沙漠掩埋的其它文明,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今年10月27日至10月30日,记者应邀参加了由鄯善县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多家媒体参加的“寻找楼兰后裔”的科学考察活动。4天的行程,由于在行程安排、路线等方面出了问题,考察队没进入楼兰遗址,也没有找到新的有价值的东西,但正如考察队专家之一吕恩国所言:楼兰不是封闭的,从它兴盛到衰亡,楼兰与周边绿洲文明的文化交融、人口流动就没有停止过。

楼兰的名称首见于《史记·匈奴列传》。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匈奴单于致汉帝书曰: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强力,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之。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支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

汉宣帝四年(公元前54年),傅介子刺杀了忠于匈奴的楼兰王,立曾在汉朝做质子的尉屠耆为王,“更名其国为鄯善。”据此,我们可以知道,楼兰在此后的数百年间,实际上是鄯善国的一座重要的城市。

那么亡国后的楼兰人去了哪里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平说,上世纪50年代以前,和田商人还是通过沙漠中的古道到内地的,而罗布泊附近直到上世纪60年代都有人居住。楼兰的衰落主要是因为政治中心的变化以及战争等因素造成的。探询研究现在的鄯善名称的源和流、楼兰人的迁徙路线,对提升一个地方的知名度、发展旅游经济是很有价值的。从学术角度来说,寻找楼兰人后裔很有意义,但需要做深入的研究。

鄯善县寻找楼兰人后裔,从地缘、血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确有值得探索的东西。

就地缘而言,自张骞出使西域后,楼兰就开始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敦煌—大海道—迪坎尔—楼兰古道曾经繁盛了数百年。迪坎尔的名称则一直沿用,至今仍然是鄯善的一个村所在地。1901年,斯文·赫定正是在迪坎儿村民阿布都热依木的带领下发现楼兰的。

在血系方面,公元442年,北凉王沮渠安周收编鄯善4000余人,并随其迁居高昌。抵达高昌之后,被安置在库木塔格沙漠北缘的绿洲地带。或许是鄯善国人(楼兰人)对蒲昌海(今罗布泊)的纪念,鄯善国人来到这里之后,这片绿洲有了一个名字:蒲昌。据介绍,直到现在,当地维吾尔人仍将鄯善县称作“辟展”。而辟展就是“蒲昌”。

在文化传承上,绿洲文化历来是犬牙交错、相互交融的。近年来,鄯善县境内苏贝西、洋海等地的考古发掘证实,苏贝西、洋海与楼兰人是同一人种,两地出土的器物也呈现出一致性,说明了绿洲文明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特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