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 敖包相会(1 / 2)

没有注意,黄骠马、紫龙驹悄悄地离开了人群,并辔向草原的西北方向的敖包山驶去。

蒙古人认为自然界的山水,草木等万物都有神灵,他们为了表达对万物神灵的崇拜和感恩,在高山丘陵,森林莽原,江河溪流边堆垒敖包进行祭祀.敖包大多是人们用石头堆砌而成,有很多敖包是牧人们积年累月慢慢地堆砌起来的。草原上的敖包通常是在高山或丘陵上之上,称其为敖包山或敖包丘。

敖包的形式:一般为一层圆锥形实心塔,这种敖包大多是些小敖包;也有堆垒成二至四层重叠形圆锥实心塔的大敖包.一个地方的敖包的数目也不同,有单独的一个敖包,也有一个中心大敖包周围有数量不等的小敖包组成的敖包群.敖包顶端插旗杆(也有做苏鲁锭的),从上挂下数条彩旗,一般为红,黄,白,蓝,绿五个颜色的旗.旗杆周围插上大量树枝,上边挂着白色、蓝色的哈达。

这是一个堆垒四层重叠形圆锥实心塔的大敖包,敖包顶端插着一根高大的苏鲁锭,十六条经绳遍布四周,上面挂满了各色彩旗。旗杆周围的树枝上,悬挂着大大小小十几条哈达。

“这就是敖包?”多尔衮望着眼前的包丘问。

“对,这就是我们蒙古族的敖包,它是我们神明的象征。”布木布泰解释道。

布木布泰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了三圈,并从脚下捡起一块石头往敖包上一放,然后双手合十,默默祷告。

布木布泰许愿完毕,多尔衮走上前去,悄悄问:“你许的什么愿?”

“此为天机,不可泄漏。你也可去许个愿。”布木布泰道。

多尔衮仿效布木布泰的样子,从左向右转了三圈,捡了一块石头放在上面,双手合十,在敖包前也默默地许了个愿。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远处,西辽河澎湃的流水声,轰隆隆传来,在落日余晖的草原上显得更为雄壮。

多尔衮席坐在草地上,慨叹道:“真没想到,那些猛烈的草原汉子们没能驯服的烈马,倒叫你这小小的格格给驯服了,真是不可思议。……你哪来的那么大本事?”

布木布泰脸一红,悄然道:“我哪有那样的本事啊,还不是师傅,如果不是师傅传我功法,莫说驯它,就是胯它,也是休想。”

“你师傅传给你什么功法,这么厉害?”

“嘘――,保密。”布木布泰小声神秘道。

“真没想到,你师傅还有这般能为。……哎,你告诉我火攻,莫不也是你师傅的主意?”

“也是,也不是。”

“此话怎讲?”多尔衮听得一头雾水。

“平日里师傅勤教我汉学,给我讲授《三国演义》,危急时刻,我忽然就想起‘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我这才想起火攻的。”

“‘诸葛亮借东风’,借得可是风,可没说借火啊?”多尔衮愕然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