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楚文此时算是听出了一点门道来,恍然大悟。原来张好古不让他提取那颗蓍草是这个原因呀!如果当时进行提取的话,那株蓍草怕一离开玉石就被氧化殆尽了吧。周怀山对眼前这个小伙子越来越有兴趣,这个人非常的精明。对考古和术数又有很深的研究,假以时日肯定会成为中国考古界的新生力量。
周怀山赞许的点了点头,对着张好古友善的问道:“好古呀,那你和楚文说的那个《太极始》是什么?还有玉板上的那个奇怪的图型又是什么?”周怀山在考古学领域中虽然是大家,但如果讲到术数之术,怕还是个门外汉,所以问出这样的问题,也不足为怪。
其实张好古明白的很,有些话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就说出来,所以面露难色又不得不说,所以含糊其词的回答:“其实这个我也不知道,只不过是道听途说来的罢了。有人认为《太极始》是一切术数、天文、地理和医学的依始。而玉板上的那个图型,我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自己也没见过,只是猜测那个图型就是失传已久的《灵极图》。”
“《灵极图》?”周怀山轻声的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吗?”
张好古觉得有些口渴,刚想起身去拿矿泉水,赵华就把矿泉水捧到张好古面前。张好古接过水说了声谢谢,一口气把瓶里的水全部喝干,喘了口粗气,“这个不太好说,只是传说比河图洛书更为久远的一部奇图。也是《太极始》的前身。”赵小军听到河图洛书时,脸上兴奋了起来,每每听到这些传说故事时,赵小军的眼睛都恨不得放出亮光来,“快快,张队,给我们说说河图洛书与这个什么灵极图之间的关联。”
张好古实在不忍扫了赵小军的性趣,“好吧。不过这些传说你也就是听听罢了。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而灵极图相传比河图洛书出现的时间更早些,这个图型为天地灵气所化,自然形成的。古人根据图型上的提示反复研习,终于著成《太极始》,而后这部图就神秘的消失了。没人见过,就连《太极始》也没有相关的文字文献记录。不过我曾遇到过个朋友,他的讲法是这图和术从几千年前就是一脉单传,只是世人不知罢了,至于是谁他也是听来的无从考证。”
周怀山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时间已经不早,“好了,大家都整理一下休息休息,我一会去向文管局报告,让他们出出方案,是就地安置玉板还是吊离,至于墓室里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很难说哦。”叶楚文听道这儿,轻声的向周怀山寻问道:“老师,那蓍草怎么办?”周怀山用征求的眼神看了看张好古,见张好古没有表示这才说道:“我们对待文物的态度是修古如古,我想如果把玉板整块吊离的话,蓍草应该问题不大。只是在运输上……哎……走一步看一步吧!”此时的周怀山心里比谁都急,这么大块的玉板少说也有几百吨,这如何吊离?
果然不出周怀山的预料,三天后方案就下来了。方案中一再提及,第一原则就是不能以破坏文物为代价进行发掘,这让周怀山准备好的第二套方案得以实行。这座大墓之所以进行抢救性发掘,是因为在墓室的顶部发现了十几个大小不依的盗洞,可这十几个盗洞到了玉板这儿都停住了,唯有一个盗洞顺着墓室的左侧边缘向下延伸了下去,黑幽幽的望不到底。周怀山也曾和叶楚文交换过意见,最好的方案就是顺着这个盗洞往下进入墓室,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不破坏墓室现有结构的情况下,能够最快的到达墓室所在的地方。这三天来,周怀山也曾征求过张好古的意见,张好古不好说什么,也赞同了周怀山的意见。
可张好古嘴上虽然不说,心里却打起了鼓,总感觉有些不安,扰得他这几天来心神不宁。赵小军和张华也莫名其妙的紧张了起来,而叶楚文这几天的脾气越来越爆燥,时常一个人对着自己的影子自言自语。周怀山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不过这几天也感觉到休息不好。经常头晕眼花,他以为是前几天太过劳累的原因也就没放在心上。
在一片不安和紧张中,大家又度过了一个周未。星期一的清晨,考古队例行招开现场工作会议,与会人员有十几个人。除了清理队长张好古和二个新人,周怀山和叶楚文外,还有负责外围安全工作的当地派出所长黄一坤、施工队长冯光明、器械组长范红旗,仓库的保管员老马等。
“好了!大家都到齐了,我现在就把我们考古队下步的工作重点和发掘方案向大家通报下。”周怀山抬起头,不禁意间透过帐篷的十字小窗看到窗外的情形,顿时呆在那里,怎么也说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