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美主要体现在抒情诗与婉约词作品之中,而寓意美更多的是被叙事诗与哲理诗所重视。意境美的特点是遣词用字的雅致与情感心境的自然表露,如徐志摩《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以及席慕容《盼望》:“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与你相遇/如果能/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那么/再长久的一生/不也就只是/就只是/回首时/那短短的一瞬。”感情是诗歌内涵的主体。诗歌中的感情,贵在真实。其实感情的自然抒发也是所有优秀诗歌的共性,只有发自内心的声音才是真诚而具有感染力的。否则就容易成为无病之呻吟。寓意美的特点则注重对人生与社会哲理的深度揭示。如纪伯伦《论爱》:“爱除自身外无施与,除自身外无接受/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爱在爱中满足了”。还有食指《鱼儿三部曲》。
金钱买不来诗歌的灵魂。诗歌往往都是与贫穷与苦难联系在一起的。诗歌是自然形成的钻石,也是精神的水晶。只有历经磨砺与充分的酝酿提炼,才会绚烂夺目、摄人心魄。诗人的内心往往都是丰富与敏感的,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纯美的童话世界与寓言环境,可以让他们象“任性的孩子那样自由的生活。”“我希望/每一个时刻/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一片天空/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我想画下早晨/画下露水/所能看见的微笑/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她没有见过阴云/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她永远看着我/永远/看着/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画下丘陵――/长满淡淡的茸毛/我让它们挨得很近/让它们相爱/让每一个默许/每一阵静静的春天激动/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我还想画下未来/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但知道她很美/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画下许多因为爱她/而熄灭的心/画下婚礼/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上面贴着玻璃糖纸/和北方童话的插图/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我想画下风/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画下大海――/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最后,在纸角上/我还想画下自己/画下一只树熊/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发愣/他没有家/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他只有,许许多多/浆果一样的梦/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就象顾城在人烟稀少的新西兰激流岛上那样,有一所自己的房子,与心爱的人一起,象海子那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是他们那颗敏感而又脆弱的心所感受到的现实世界却往往是残酷与缺陷的,生活充满了欺骗、仇恨、憎恶、冷漠与忧伤,平庸愚昧的人们只是麻木琐碎的活着。他们因为贫穷面临着生存的时刻威胁,同时也见识了太多的人间苦难。“我在希望/在想/但不知为什么/我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创痛/只有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让它们去寻找蝴蝶/让它们从今天消失”。诗人物质本能欲望与精神升华欲望的矛盾与困惑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感带给他们永恒的痛苦与生存焦虑感。这种在路上的灵魂永远漂泊逼迫着他们更加痴迷于诗歌创作的虚幻世界去寻找精神的统一与和谐;并且借着诗歌的锋芒去刺穿凡世的虚伪,大声讴歌真善美的珍贵与美丽。典型如北岛《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宣告》:“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宁静的地平线/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我只能选择天空/决不跪在地上/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好阻挡自由的风。/从星星的弹空里/将流出血红的黎明”。汪国真《我不期望回报》:“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经历的丰富素材带给了诗人创作的灵感与冲动,所以说社会实践是优秀诗人与作品的摇篮。这也就是为什麽经历了上山下乡艰苦磨练的今天诗派能够屹立于大陆当代诗坛的重要原因,而现代社会物质的日益丰富却带来了诗歌创作冲动与灵感的日益衰弱。附记:刚刚看了《灵魂之路-顾城的一生》,联想到他的《英儿》,有所感想。诗歌的价值就是“我如金匠/日夜捶击敲打/只为把痛苦延展成/薄如蝉翼的金饰/不知道这样努力地/把忧伤的来源转化成/光泽细柔的词句/是不是/有一种/美丽的价值。”最后以舒婷的《诗与诗人》作为此文的总结:“那远了又远了的,是他那近了又近了的,是他那重重的:由积雨云引爆雷电让普通的灵魂熠熠升华令诸神匍匐脚下的,是他那轻轻的:以风柳、以游香、以若有若无的手触在人生的暗川上签注隐语的,是他那痛苦的:沸水煮过三回,冷水浸过三回为所挚爱的人们无限期地放逐在失眠的绞架上像吊钟被敲打以热情自焚,以忧伤的明亮透彻沉默沉默在杀机四伏的阴影里的,是他那迷醉的:以温柔的双唇熨帖新伤旧创梦从狭缝扩展蓝天销魂胸口长出花株手臂栖满云鸟在已不期待的时刻从日夜牵挂的地方回声鹊起的,是他那脆弱的、卑微的、暗淡的:被蹂躏的岁月被蹂躏的感情,那被岁月和感情蹂躏的,是他那英勇的、崇高的、光辉的:不屈服的理想不屈服的青春,那被理想和青春呐喊在旗帜上的,是他借我的唇发出他的声音,阻止我泄露他的真名,把人们召集在周围又不让人走近是他,诗是他,诗人,也是他。”
凡笛说:看了你的感受,让我想起了画家凡高,也是一样经历。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甘愿贫困潦倒一生。
阿琳:嗯,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凡高传―渴望生活》。凡高在创作时是幸福的,因为他可以忘记那个令他痛苦、忧愁、自卑与饥寒交迫的现实世界,而沉浸在灵感迸发的激情快乐之中。在他的眼里,金黄色的向日葵是温暖的、生机勃勃的。这时的他沉浸在希望的田野上,心中一定溢满了幸福的喜悦。爱好艺术的人在世俗的人看来基本上都有点神经质,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才是最美丽的,所以与现实世界往往格格不入。艺术家有时是最痛苦的,当他们在考虑现实时;有时却是最幸福的,当他们在艺术创作时。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善良、正直的化身,因为他们可以用自己深邃的目光看穿现实。他们不甘心于凡世的平庸、虚伪与无奈,所以用艺术的升华手段来将现实世界中的真善美讴歌,将世间的假恶丑揭露与批判。也许只有这样的穷困潦倒的痛苦经历,才会激发与逼迫凡高深入到绘画世界中去寻找慰藉。如果凡高生活在富裕的物欲生活中,估计他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绘画水平。另外正是因为他的英年早逝,才使得他数量很少的存世作品成为了世间绝唱,拥有了如此之高的赞誉。梵高原来并不是什么所谓的天才,看上去他普通的像我们芸芸众生一样,只不过他有一颗比常人更炽热一些的心。他的成就唯此。而炽热的感情是常人所不易接受和容忍的,所以也注定了他一次次的爱情悲剧。能鼓励和理解他的可能只有提奥,提奥为此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甚至生命。上天残酷如斯。梵高在创作时究竟在想什么?他有没有过幸福的感觉?我不知道。但我肯定,在想到提奥时,梵高会感到幸福的。凡高的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他那稚拙的笔触,强烈的色彩,可以看到他的内心,就是那颗心单纯善良,充满爱的心,感动了很多人。也许他不过是个天真的孩子,心灵不曾蒙上世俗的污垢,所以今天再看他的画,也能感受到他做画时心里洋溢的感情。只是看凡高的画,就够了,一切都在画里了。浓烈的色彩,强烈的倔强不屈,无穷的能量和灿烂,温暖和炽热后面也让人感到了浓厚不可逃脱的死亡。当看到《有乌鸦飞过的麦田》时,那种满目的喷薄欲出的色彩象要灼伤人的双眼梵高的一生都很痛苦,连他死都没那么顺利。他的眼里,金黄色的向日葵是温暖的、生机勃勃的。但凡杰出的艺术家或多或少都有些自恋情结,只有这样才会与世俗保持一定的距离,才会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与价值发现视角,才会在对自己艺术能力的自信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艺术是由不同角度与不同形式美的综合体组成的。有时候,人生对人类是公平的,它会让你在失去某些东西的同时,得到更多可贵的东西。文森特.凡.高因为自己的善良、正直以及对艺术的狂热追求失去了拥有巨额物质财富的机会,还有爱情,但他却在普通劳动人民的平凡悲惨生活中提炼出了更为珍贵的精神财富-绘画艺术-对真实生活的抽象总结。凡高是敏感的,他对自己与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境遇感到痛苦与忧愁,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改变,只有用自己的绘画去表达、去反映。这是他近乎本能的冲动。
这时小芸听不下去了,嚷道:太唐僧了。你俩就不能谈点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的历史典故?
阿琳长叹一声:历史上才子佳人幸福一辈子的很少啊。好象卓文君与司马相如这对还算典型。司马相如的《太虚赋》、《上林赋》、《长门赋》都很有名。
凡笛借机点了阿琳一下:文君因为司马相如的一曲《凤求凰》嫁给了他。:“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凤兮凤兮从凰楼,得托子尾永为妃。交情通体必和谐,中夜相从别有谁?”可是后来司马相如发达后还想纳妾,文君写了一篇《白头吟》才算把他的这种念头制止住。
小芸感叹说:看来男人从古至今没几个忠贞如一一辈子的好东西。
凡笛点头表示认可:更可悲的是悲剧例子太多。不是有句俗语嘛,自古红颜多薄命。杨玉环被李隆基这个混蛋最后给赐死了,其实她有什麽错?还不是被政治给陷害了?还有西施,为了帮助越国,违背自己心愿嫁给吴王,幸好最后结局还不是太惨,与自己真正喜欢的恋人范蠡隐逸过起了隐居生活。王昭君因汉朝和亲政策被赐给了大沙漠中的胡人,从此一生都没有回到中原再见爹娘亲人。赵飞燕被迫和姐姐赵合德一起伺候色情皇帝汉成帝。东汉末年乱世,才女蔡文姬一生三嫁,颠沛流离。三国时,幸亏赤壁大战曹操战败,否则就真的会“铜雀春深锁二乔”了。张丽华神采艳丽,聪慧强记,只可惜跟了一个软蛋男人陈后主,最后跟着自己男人亡国被杀。非烟是史上反抗彩凤随鸦般“非偶”婚姻的代表,她在被丈夫捉奸后坦然而淡然承认了婚外恋:“生既相爱,死亦何恨。”遭到丈夫毒打致死。霍小玉遇到的是变心的风流才子李益,最后忧恨而死。陈圆圆被攻占北京的起义军李自成部所掠,后来虽被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所救,但后来还是失宠后郁郁寡欢,最后削发为尼终了一生。
小芸抓着凡笛胳膊,也是感触很深:幸好我们生在现在。
凡笛摸着小芸的手:看看历史,就知道当美女难啊。男人容易靠不住,还是靠自己好,所以女人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只有事业才永远不会背叛自己。
阿琳虽然觉得有点影射自己,但觉得凡笛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禁不住也对着凡笛连连点头,补充说:曹植的《洛神赋》写的也很好,有一说是为了寄托他对嫂嫂甄宓的哀思而作。甄宓是三国时期,上蔡县令甄逸的女儿。十几岁的时候,嫁给了袁绍的儿子袁熙。官渡之战后,魏国的军队打到了邺城,袁熙弃城而逃,留下了甄宓和他的母亲。当曹操的大儿子曹丕率领军队浩浩荡荡来到袁府的时候,他被甄宓的美貌深深的吸引了。此时苦命的甄宓就变成了袁母救命的稻草,于是,她被当作筹码献给了曹丕,并且被封为“宓妃”。但这并不是甄宓灾难的结束,而是她另一个不幸的开始。在甄宓的心里,崇尚武力的曹丕远远比不上出口成章的曹植,于是他们之间便展开了一段凄美而缠绵的爱情故事。当然,这是曹丕所坚决不能容忍的。于是他开始处处的压制曹植,他让曹植七步成诗,并将其流放到了陈郡,曹植“陈王”的称号也由此而得。而甄宓也因此失宠,最后被曹丕赐死。“自古红颜多薄命,不许人间见白头。”这位苦命的女子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美貌和智慧并存本来应该是甄宓最大的财富,但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却成了她悲剧的根源。当曹植再次回到邺城的时候,曹丕将甄宓的枕头赐给了他。曹植抱枕而泣,悲痛欲决。当他走到洛水河畔的时候,仿佛看到了甄宓一袭白衣飘然而至。“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于是,便作下了千古流传的《洛神赋》“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还有一首诗作《美女篇》。
凡笛接着说:刚看到一个报道,说是在巴基斯坦5名妇女因反对包办婚姻被枪击后活埋。还有因为婚前性行为或婚外情被用石头活活砸死的。太惨了。说着眼睛红了。
阿琳接着说:是啊。我还看到报道说,在印度,每年有不少妇女结婚后男方因女方嫁妆出的少,而被夫家烧死或害死的。还有因为同性恋被判处死刑的。虽然宗教有平和心灵、带给人内心幸福感的优点,但如果宗教与封建迷信愚昧特别是政治结合起来,却往往是极其可怕的。因为它可以让人狂热的盲目崇拜或服从邪恶力量,如二战时的纳粹,以及针对平民的恐怖活动。很多时候,邪恶的政权也是邪教的一种,通过反复的虚假欺骗性宣传来向被统治阶层老百姓灌输被统治奴役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小芸一听政治就头疼,连忙说:我们不谈政治好吧。
阿琳最后总结说:从历史来看,女性确实很不容易。即使从现在角度来看,女性解放甚至是男性解放的道路都还极其漫长。我推荐你们可以看看李银河的社会学专著《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以及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还有蓝怀恩的文章也可以看看。
凡笛问阿琳:你对幸福与文学爱好怎样看?
阿琳沉思了一会儿说:我认为,幸福主要是一种内心快乐状态。不过,它不是一般的快乐,而是非常强烈和深刻的快乐,以至于我们此时此刻会由衷地觉得活着是多麽有意思,人生是多麽美好。正是这样,幸福的体验最直接地包含着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肯定评价。感到幸福,也就是感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得到了实现。不管拥有这种体验的时间是多麽短暂,这种体验却总是指向整个一生的,所包含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总体评价。当人感受到幸福时,心中仿佛响着一个声音:为了这个时刻,我这一生值了!人身上必有一种整体的东西,是它在寻求、面对、体悟、评价整体的生命意义,我们只能把这种东西叫做灵魂。所以,幸福不是零碎和表面的情绪,而是灵魂的愉悦。正因为此,人一旦有过这种时刻和体验,便终生难忘了。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心灵的满足远远要高于某些对物质的奢求。一个人精神上的追求越高,物质上就越易满足。随着工业文明的高歌猛进,人们的生存压力也日趋加重,工作之劳碌,环境之恶化,易使人心变得粗砺、浮躁,失去灵魂栖息的家园,正如迷途沙漠,饥渴困顿,更需要一捧清泉,一份温润,和一个走出精神废墟的引路者,于喧嚣扰攘中寻得精神寄托之所。当今时代是一个鼓荡和充斥着太多诱惑与欲望的世界,应该把持欲望,以理智的心态去选择和对待之,力戒贪婪,不为欲望所左右,不应有非分的个人欲望。放纵欲望就会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也就永远摆脱不了忧虑烦恼。养心莫善于寡欲。当年孔子夸奖他的学生颜回时说: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则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人的幸福感决不是清贫所能剥夺的。拥有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恬静而坦然的心境,再加上与人和睦相处酿造出的甜蜜愉快,才是最佳的养生之道。孔子说过:德润身,仁者寿。善待欲望,善待他人。哲学家培根说过: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优雅合适的动作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是美的精华。此语道出了气质(优雅合适的动作美)之重要。气质是金。一夜可以暴发为一个大款,一夜却不能生出一个贵族。原因就在于高雅华贵的气质非一朝一日能够形成。唯有书香熏陶出来的优雅与从容能伴随你一生。音乐、文学、艺术、做人的良知并非可有可无,它们是气质的最佳催化剂。当你从里到外修炼出这一个的独特气质时,你就能点石成金-哪怕一件白衬衫也能穿出诗情画意!另外,要想拥有幸福,首先要学会独立的思考。完全独立的生活对人是一种锻炼,比如学着有计划的开支预算,对孤独与寂寞的调整,体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和对私人生活的尊重理解。独自生活使人有一个安静的思考、自由社交与自我调节生活节奏的空间。寂寞使空虚的人孤苦,使浅薄的人浮躁,使睿智的人深沉。寂寞是漫洒人生的清辉,是滴进情感的夜露。所以,真正体验了寂寞的人,才会更加珍惜生活。寂寞又是吟唤理性的天籁,更是酝酿成就的养料。所以,哲人才对想有所成就的人说:要耐得寂寞。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
凡笛若有所思的对小芸说:看来今后咱们也要学学适当的“寂寞”。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