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子说罢,在肩膀上挎了盘登山绳,腰里掖好了截管短猎,大步流星,赶到崖底。抬头望了一望,便找了个得手的地方,游龙一般爬上崖壁。
这崖壁的坡度约有八十度左右,不过怪石丛生,着力点很多,爬起来倒也不难。杠子三两下便攀到了洞口,这才发现洞口前原来还有一小块平整的缓台。
杠子于是在缓台上歇了会儿,回手用激光发射器给我发了三个长信号,代表安全。
我和咋呼把装备一包包搬到崖壁跟前,杠子在洞口插了几个岩钉,做了个滑轮。然后从上头抛下绳子,一个一个地把旅行袋拉上去。也亏得杠子力气大,不然光是这点儿装备就把我们难死了。
倒腾完了东西,我把绳子系在咋呼的腰上。上头有杠子拉着,下面有我跟着,以防万一。没想到咋呼从小就爬惯了山陵土丘,几下就窜到了顶儿,反倒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上去。
我刚攀上缓台,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杠子就拉我到洞口的石壁边儿上,用手一指:“鬼子,你看,这儿刻了个九宫格!”
我站在缓台上,眼前是两人多高的长方形洞口。有风,不断从洞里涌出来,轻轻拂面。虽然风力很弱,但至少说明这洞不是死洞,也就不必担心里面的空气质量。
杠子所说的九宫格,就刻在洞口的石壁上,位置相当的显眼。不过因为天色昏暗,所以杠子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后来打开狼眼手电往洞里面探照,无意间才发现了它。
这个九宫格图案的刻痕很深,而且没有重复。应该是用极为尖利的工具刻画的,看样子至少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九个格子里,只有最中间的一格,刻了一个数字:四。
我瞧了一会儿,没什么头绪。只好拿出纸笔,先把九宫格和数字临摹下来。然后三个人胡乱吃了点儿东西,凑到一处,简单开了个前线碰头会。
会上,经过友好而热烈地讨论,首先明确了下一步的行动目标:一定要尽快找到小白,因为没有他就不能下古墓。
其次是缩减装备,要尽量轻装上阵。一番艰难取舍之后,整理出两大两小四个旅行包,由我和杠子分担。
最后是分配任务,进洞之后仍由杠子打头阵,负责探索。咋呼在中间,保护好自己。我就在最后,断尾打狼。
一切准备就绪,杠子一手拎着短猎,一手握住狼眼手电,毫不犹豫地迈向黑暗。咋呼则显得有些害怕,一只手抓住杠子的衣襟儿,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我。
我在进洞之前,先看了看时间,晚上八点整。又摸了摸兜里那个跟踪器,回头望着脚下夜色最浓的地方,心里一沉,禁不住皱紧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