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人姓王,大号么,由于过于流俗,且有伤大雅,使用频率又不甚高。所以此处暂且隐去,只说我的两个绰号。
这头一个绰号乃是“皇子”。
关于这个绰号的来历,说起来颇为滑稽。想我老王家祖籍本是在江苏府苏州县界内大王庄,虽不是名门望族,却也世代书香,颇得尊重。
怎料长毛作乱,祸及江南。有王家两兄弟携家带眷,北上山东避难。却糊里糊涂地跟着山东难民,闯关东到了东北辽河一带扎下了根儿。
其后虽经几代人艰难创业,但到了我爷爷这辈儿上,家道仍旧不见好转。而我爷爷天生胆大性野,不甘心一辈子土里刨食,靠天吃饭。于是,在十三岁那年便离家出走,投了山里的柳子,当起了刀头饮血的胡子。十五岁时,就能双手开枪,打百步之外的洋酒瓶子。十七岁时,靠着心狠手辣,马快管儿直(枪法准),竟当上了胡子头儿。
这时候正赶上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我爷爷便带着柳子里的弟兄投靠了大帅张作霖,被编入奉军第六军第一师二团三营当了个营长。紧接着冯玉祥倒戈,吴佩孚战败,奉军开进山海关。我爷爷带着手下一百多弟兄,也跟着大部队进了北京。
那会儿的北京城,虽说历经战火,仍不失繁华帝都的气派。我爷爷和他的弟兄们着实花天酒地了一番,直到国民军第二次北伐,张作霖命断皇姑屯。我爷爷一见奉军大势已去,老蒋剑指北平,而关外恐怕早晚是倭人的天下。于是当机立断,拉着队伍钻进太行群山,再次落草为寇。
不几年,我爷爷趁着乱世招兵买马,实力大振。喝号为“虎爷”,成为京西一带有名儿的巨匪。气势最鼎盛的时候,手下聚集了千把人,数百条枪。曾经向西往晋省境内攻城掠县,据说连阎老西儿听了“王虎爷”三个字儿都直皱眉头。
我爷爷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听书,为此还特意抓了一个说书先生带在身边。每次同手底下的兄弟们豪饮之时,就叫说书先生说上一段儿。
有一次我爷爷和几个心腹弟兄喝酒论事,正事儿谈完之后,便叫来说书先生说一段儿《绿林传》。
这《绿林传》讲的是西汉末年啸傲山林的好汉,打家劫舍,对阵官军的故事。书里头有个反面典型,就是大新皇帝王莽王巨君。
那天我爷爷大概是喝得有点儿多,听到兴起时便诌起自己祖上其实正是大新皇帝王莽。只不过因为那王巨君是绿林好汉的对头,所以才一直将这龙子龙孙的身份盖住不提。
我爷爷本是一番酒话,却没想到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那几个心腹弟兄凑到边上儿合计了几句,转回身便跪了一地。非要效仿当年陈桥驿兵变的事迹,让我爷爷也像宋太祖赵前辈一样黄袍加身。
我爷爷也确是喝多了,当即竟哈哈大笑,叫人翻出来一件不知道什么时候打劫来的黄缎子面儿长袍,裹在身上直接就面南背北,登基称帝了。并且还像模像样地立国号大新,建元大统,尊号混世魔帝,。
据说这国号、年号和尊号,都是那位倒霉的说书先生给想的。国号大新,是准备接着那位英年早逝的祖宗的未竟的事业继续干下去;年号大统,意思就是要一统中华;尊号混世魔帝,则是从隋唐演义里,芒砀山那个混世魔王程咬金那儿借来的。
此事说来荒唐,听来可笑。但我爷爷手底下那些天生不怕事儿大且喜围观的弟兄们却十分当真。一直到解放之后,我爷爷扒掉匪皮,改头换面带着五个心腹弟兄混进了京城。私下里没外人的时候,这帮人还称我爷爷为魔帝。而我老爹,自然就成了太子。
话说我老爹这个人,虽然生于匪家,却有一颗日月可鉴的闪闪红心,正经一个上过山下过乡,带过红箍扛过枪的社会主义好青年。是以每次被呼为太子,我老爹都非常气愤,严辞指斥直至暴跳如雷。渐渐的,那帮老家伙就不敢再乱叫了。
后来三轮儿摩托开始满京城大街上拉客,我老爹就跟我爷爷说,快别叫他们喊什么魔帝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打摩的呢!
再后来就有了我,想我爷爷既然是叱咤一时的混世魔帝,我老爹虽不情愿,可也是大新太子,那我自然就是早晚会继承大统的混世皇孙儿了。可皇孙儿这个称呼实在有点儿那个了,特别是北京人的口头禅就是这个孙子王八蛋那个孙子当王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