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玉真是心疼自安,因为长久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照顾他的缘故,没有谁比她更能感受到自安的“脆弱”――自安做事太投入了,就像写书,那分明就是在写自己的“悲惨世界”,在那么悲惨的世界里,能看到光明、能走出来,太不容易了;哥哥别看他说他会带小孩,能做心理工作,其实,他什么都不做才好,能将那样一本书完成,就已做了最好。寒玉的意思是说,哥哥做什么太忘我,比如带小孩,他会为孩子的欢笑而欢笑,为孩子的难过而难过、痛苦而痛苦,如此不是在苦自己是什么?!
寒玉看自安抱着孩子总是很感动――他的神情,分明也是孩子的父母亲人!!生命在他面前显得如此弱小、无助!!!这一日不由弹着吉他,为他有感而发的赋上一曲曾有一定影响的《摇篮曲》:
小宝贝,快快睡,梦中会有我相随,陪你笑,陪你累,有我相依偎;小宝贝,快快睡,你会梦到我几回,有我在,梦最美,梦醒也安慰……
丹晨是冰雪聪明,不过,如不是大姐寒梅在,她也就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了!赶紧与大姐心领神会,上前打断寒玉再唱下去!再唱下去就不好了,寒玉这是怎么的了?!
自安明白寒玉最想唱给他“摇篮曲”的接下来的部分――花儿随流水,日头报春归,粉面含笑微不露,嘴角衔颗相思泪,山间鸟徘徊,彩霞伴双飞,惊鸿一蔑莫后退,离开也让春风醉;看朦朦的睡眼,有谁值得你留恋,同林鸟,分飞雁,一切是梦魇;传说中,神话里,梦中的我在梦你,神仙说,梦会醒,可是我不听,流水葬落花,更凭添牵挂,尝过相思百味苦,从此对情更邋遢,寒风催五谷,摇风到天涯,枯木也能发新芽,馨香播种摇篮下……
寒玉的忧伤,一时自安都不知如何是好,不明白寒玉有误,误在哪里?!
寒玉是在心痛自安哥哥的“自不量力”:也是的,看那么多朦朦的睡眼,真有那么多人值得你留恋吗?多少同林鸟都已成了分飞雁,难道就是做了一场噩梦?可是怎么也不愿醒来――传说中,神话里,梦中的我在梦你,神仙说,梦会醒,可是我不听,磨难坎坷越多,倒更平添许多牵挂、放不下,即使什么都看透了,倒更愿去相信播种在摇篮下的馨香,哪怕枯木也能重新焕发生机……
事后,丹晨、寒梅不能不找寒玉来拉拉姐妹情长――明白了她只是一时失态,心痛自安哥哥,就忘了这首《摇篮曲》在可枫哥哥、心语小妹面前是不适合唱的,幸亏姐姐给打断了,否则再唱下去,可枫哥哥、心语小妹真会多想,她在怪他们呢!好在他们沉浸在为人父母的喜悦之中,是“两耳难闻窗外事”,幸福着呢,来不及多想……
尽管如此,丹晨、寒梅还是有些担心寒玉――她到底想怎么看待与她自安哥哥的关系,定位在什么程度好呢?!
寒玉倒有意思,在下意识中认为她与自安哥哥的关系应该就像《红楼梦》里那个气质美如兰的妙玉与贾宝玉的关系比较好;如此才是最好的在替自安哥哥分担责任。嗨!这也是她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隐约当成了书中的主人公造成的匪夷所思――
在红楼梦中妙玉与贾宝玉,是也只能是志同道合的仰慕与惺惺相惜,绝无婚配的可能了,这才是她与他最好的结局
说到《红楼梦》中的妙玉,这里还要嗦一下,寒玉认同自安在所著之书中的认识、对妙玉的评价,从而引出对宝玉及红楼梦一书的看法:妙玉是一个高洁的人,是一个为了他人勇于献身的人,而高鄂所续写的《红楼梦》,完全曲解了妙玉这个在原作者笔下,笔墨虽少,却是十分重要的、十二金钗中一个分水岭式的人物;而后续书者竟让她被强盗掳去,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
寒玉与自安基本认同妙玉这样的结局----贾宝玉最后成了和妙玉一样的“槛外人”,却是在十分困苦、甚至要沦落到要饭的地步下渡过的,是那个天真无邪,总是好将二字发音不准,咬舌头,叫他爱哥哥的,可爱的史湘云表妹相伴他渡过了艰难时光,从而使贾宝玉不致那么孤寂,而促使贾宝玉能有人相伴的正是妙玉。
肮脏在古汉语里读(唐驵),古汉语中肮脏也就是不屈不阿的意思!肮脏的妙玉、高洁的妙玉、从不肯向权贵屈服的妙玉,为了救出受制于权贵的贾宝玉,不惜违背师父临终的遗言,要她不要南行,她本为避祸才北行的,她为救出贾宝玉,不得不南行,而自己却不惜冒身陷泥潭的危险!
妙玉的人生不能不让人感慨,“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人的一生不过如此,她还什么放不下呢?妙玉的舍身相救,那是宝玉心中的最痛,哪怕为了妙玉,他也要走好自己的人间路。即使如此,宝玉的个性决定了他在人世间的结局亦是显得很悲惨……
宝玉与他身边的众多不忍弃、不忍离的红颜知己一样都来自天界。至始至终,从警幻仙子给他的梦中警示中,他都应清楚地意识到他的红颜知己的不羁命运。在命中注定中,他不得不向命运低头――表面上看,他活在人世间就是在不得不向命运低头的一个过程,而实质更是一个奋争的过程。看着为他付出那么多的红颜知己一个个离他而去,他却无能为力改变这一切,这种伤痛是很难让人承受、又不能不去承受!特别是黛玉、宝钗、妙玉、湘云一个个那么鲜活、高贵的生命、在人世间的枯萎、凋谢……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