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谁最红-第十六章 圈圈叉叉之后的落魄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大明朝谁最红> 第十六章 圈圈叉叉之后的落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 圈圈叉叉之后的落魄(2 / 2)

“打住,嗦,正题。”

“这几日我娘子的闺中密友频繁到我家中,与我娘子密会;昨天夜里我娘子给我说了她们密会内容,其主题就是老弟你,……………..你看,”说着,从怀中抽出几卷画轴,“先看看模样,最好能抽空见一见。”

唐寅满脸的黑线,随着祝枝山的话越来越多,“祝黑子,你个乌龟王八蛋,枉费少爷把你当知心好友对待,我圈圈叉叉……………..”

谁知祝枝山突然抱住唐寅的腿,蹲坐在地上略带哭音的嘶喊道,“英雄,救救我吧,我家娘子昨夜已经给我下了最后通牒,若我不做到此事,我的孤独生活就此开始矣;伯虎,你忍心看着我过着清苦出家人的日子么?”

“你他妈的不是还有五阿姨么?那会什么清苦,有幻想有回味多好!祝黑子,这事没得商量,你死了这条心吧!”唐寅一脚踢开祝枝山,愤然怒喝!

张孟晋文征明贼兮兮的傻笑观望局势发展。

……………….

这场风波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未减弱,相反更加愈演愈烈!地点已经不但是苏州一座城池,杭州的,南京的,江南各地隐然刮了一阵唐寅风暴!

风暴的中心唐家郎,无奈之极!作为后世来人,十六岁正是青春伊始,谁愿意那么早成亲?!而且,想想历史上唐伯虎的婚姻何等凄惨,哪有爱情可言?!二十五岁不但原配之妻徐氏早亡,连带家人父亲,母亲,儿子,妹妹皆亡,一年之内一家人只能下他与年幼的弟弟!怅然写下祭妻文,而后性情大变,放荡不羁,狂狷人物,恃才傲物;二十九岁进京赶考,因牵连科考舞弊案,终生不得录用。

唐寅三十二岁时离开苏州,开始长达一年的旅游,唐寅游遍大江南北,看尽千山万水,这使他以后的诗画具有磅薄之气,直到唐寅盘缠用罄,只得返回苏州的老家。

话说唐寅的那场官司耗掉他不少家产,出狱时还要缴‘赎徒’之钱,偏偏他又不事生产,不懂营生,唐寅的家境每况愈下,之后唐寅又出游一年,也花掉不少盘缠,其妻(何氏)除要独守空闺外,还要张罗生活费用,更要遭受乡人对考场弊端的指指点点,处境甚是狼狈。当唐寅远游尽性回到家门时,其妻一见面就破口大骂,且很多家中物俱被妻子典卖,夫妻一番争吵后,妻子遂离家出走,从此未曾返家,可悲的是史上被称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事实上是一个无法持家、被女人抛弃的窝囊废,此时唐寅深感其人生灰暗无光,心情荡到谷底,因此唐寅心力交瘁,大病了一场。

病愈之后唐寅又娶沈九娘为妻,因为名字叫‘九娘’,可能因此后人以为他家中有九个娘子,至于‘唐伯虎点秋香’更是无稽之谈,从史料中得知,以唐寅的能力,养一个老婆已很勉强,哪来的能力养九个太太,更遑论养九个太太之余再去挑逗秋香?

唐寅的第三任妻子沈九娘于三十七岁时即因染疾而过世(一说操劳过度而死),真不知唐寅是否命带‘克妻’之煞,妻子死的死,离的离,最后还是终老无伴。九娘生前和唐寅育有一女,这是唐伯虎唯一存活的小孩,在沈九娘死后,唐寅未曾再娶,晚年的确曾流连欢场妓院,但终其一生绝没有令人称羡的感情生活,有的只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日子。

哎,这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明朝第一才子,想想历朝第一才子都是不得善终的,唐朝诗仙太白,算得唐代第一吧?!晚年还不是凄苦度日?宋朝苏轼大才,算得宋代第一吧?还不是落魄而终?

说了一段历史,咱回归正题。

唐寅坐在自家屋顶,烦恼着这场风波,这苏州城暂时是待不下去了;去相城,找沈师去;前两年刚从那意气风发的回来,没想到又要过清苦日子了,呜呜呜,名人无隐私,何苦来哉!

于是连夜收拾细软,留书两封,一份给老唐与邱氏,这般写到,“父亲大人在上,孩儿即日将远行,皆因胸中郁闷,孩儿婚事暂此作罢,央求父亲莫要再逼孩儿,若不经孩儿同意,擅自定夺;孩儿便永不还家,待功成名就之时,孩儿定为二老寻一娇妻,传宗接代。另子重已到读书年纪,可送往老师处学习孔孟之道;瑶儿乖巧,也可让其习文断字。孩儿这便走了,父亲莫要太多操劳,母亲莫要太过伤心;唐家郎志在四方。勿念!”

另一封留给苏州三杰,“祝黑子,张疯子,文白脸:少爷走了,等少爷回来的时候,就是见血的时候,哼哼!功课不要拉开本少太多,三年之后通赴科考。头名解元少爷拿定了!”然后画了一个大大的中指!

第二天清晨,苏州风云人物唐寅头戴斗笠,腰背硕大的包裹,骑着自家拉货宝贝黑驴悄悄的离开了苏州城,前往相城!相城县依然在苏州府境内,路途并不遥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